> 电子烟 > 21调查|电子烟化身“糖衣炮弹”:“奶茶杯”泛滥,线上渠道乱象亟待整治(电子烟中起调味作用的双乙酰在加热状态下很不安全)

21调查|电子烟化身“糖衣炮弹”:“奶茶杯”泛滥,线上渠道乱象亟待整治(电子烟中起调味作用的双乙酰在加热状态下很不安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刘美琳 实习生石佳磊 广州报道

2023年2月14日,情人节。上午10点半,冯宇(化名)更新了一条朋友圈。“其实有时候能做成一单全靠运气。或许是因为刚开始做,不顺利的地方总是很多,哈哈。借着今天是情人节,那祝大家都能买到心仪的电子烟”。

从情人节前一天的傍晚开始,她就紧锣密鼓地在朋友圈、微博发布了几条电子烟广告。急冻西瓜、暴雪青提、百香合唱团、泰式暴打柠檬茶……这些听起来像果汁饮品的产品,都是她在售卖的调味型雾化电子烟。

冯宇从几个月前开始接触电子烟。成为卖家之前,她尝试过“奶茶杯”“暴力熊”“萌虎杯”等各式电子烟,也有过踩雷被骗的经历。“做这个确实有卖假货的,买家多看看我也理解。我自己买的时候,有被骗得血本无归,买的什么暴力熊,那给我嗓子痒的,吸一口就扔了。”

事实上,以“奶茶杯”“可乐罐”为代表,这些造型绚丽、口味繁多的电子烟产品均为非法生产的伪劣产品。一般而言,这一类电子烟产品的外包装上没有详细中文说明,未注明生产厂商名称、地址和生产日期等信息,更没有生产许可证,实为不折不扣的“三无”产品,其背后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电子烟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其监管政策一直是社会重要议题之一。2018年8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出台《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的通告》,要求国内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这是国家层面上首次公开对电子烟市场出台有关监管政策。2019年11月,电子烟线上销售渠道被全面禁止。

然而,这并没有阻挡电子烟在年轻群体中的悄然走红,调味型雾化电子烟的消费群体也出现低龄化的趋势。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21年中国中学生烟草流行监测结果显示,在中学生中听说过电子烟的比例为86.6%,使用过电子烟的比例为16.1%,现在使用电子烟的比例为3.6%,与2019年相比,分别上升了9.2个、3.5个和0.8个百分点。

电子烟在未成年群体中走俏,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电子烟口味的多样化、“甜品化”。青少年往往被丰富的水果、茶饮、甜品口味所吸引,受到“无烟灰、更健康”的广告宣传语的诱导,而染上吸食电子烟。

随着去年10月1日电子烟新国标的落地实施,国内全面禁售除烟草口味以外的调味电子烟,对未成年人极具诱导性的果味烟弹在合规渠道难觅踪迹。最新报道显示,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开展“奶茶杯”“可乐罐”等调味电子烟整治工作,查破各类案件593起,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案件363起,无证经营电子烟案件115起,查获相关产品72.38万支,涉案金额5.07亿元。

然而,热度正盛、规模庞大的市场总有人为之疯狂,以身试险。如今,电子烟化身为“糖衣炮弹”,以“奶茶杯”为典型代表的新形式活跃于网络灰色地带。

线上经销渠道严重失序

即使在消费时经历过踩雷被骗,冯宇仍然在2月份选择做了电子烟品牌代理商。目前她专售FLOW福禄一种品牌,用她的话来说,“福禄是我抽得最得劲儿的了,我是这个品牌的粉丝,后来就自己当这个牌子的小老板了”。

据她介绍,这款名为“大彩蛋”的一次性电子烟,单个售价88元,8ml的烟油正常抽大约可以使用一个星期左右。“我要是想卖假货,就不至于只卖福禄了。这里面都有防伪码,到时候都可以直接查真伪。”冯宇边说边发了一张产品外包装的照片,“入口的东西,一分钱一分货,买贵不买假”。

然而,她口中提及的“大彩蛋”一次性电子烟已经停产。事实上,福禄等知名电子烟品牌此前早已逐步停止生产调味电子烟。在去年8月份,FLOW福禄曾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电子烟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大彩蛋系列产品已于8月31日在中国市场停产。

除了产品来源存疑,线上销售渠道也处于灰色地带。冯宇只是电子烟微商中的一位,在微信、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国内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众多微商发布“奶茶杯”“可乐罐”等产品的广告,在“奶茶杯”“电子雾化棒”的超话或者话题中,寻找求购的买家,通过评论留言的方式获取客源,再导流至微信进行销售交易。

三无电子烟销售信息 图片来源:多平台页面截图

梁越(化名)在微信上售卖电子烟已经两年了,他售卖的一次性电子烟种类多达十四种,价格从五十到八十元不等。他靠着数张产品广告图片和“一件代发”的形式,向上级代理反馈订单,无需囤积货品就可进行交易买卖。

如今,微博、小红书等各大社交平台都可以看到梁越活跃着寻觅、联络新客,而两年来积累的稳定客源使他的生意持续运转着。

“这些长期客户基本上隔半个月到1个月就会找我回购。”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当记者向其询问所售卖的产品是否有保障时,他明确地表示现在卖的水果味电子烟都是禁售的,“但正品是正品,有的是之前的,有的是厂家偷偷产的,基本上一次性的都是禁售后厂家又偷偷产了。”

如其所言,存量市场和巨额利益驱使厂商们铤而走险。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近七成的中国消费者偏好水果口味的电子烟。监管政策对调味电子烟的严格限制,让部分厂商转向暗处、野蛮生长。而据产业自媒体“蓝洞新消费”统计,截至2022年12月共有612家企业获得电子烟生产许可证。然而实际生产电子烟的企业远不止600余家,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奶茶杯”等三无产品由无证厂商偷偷生产,再通过微商渠道流向市场。

合规发展亟需平台整顿

对于长期购买电子烟的消费者,虽深知市场上鱼目混珠,假冒伪劣产品数不胜数,依旧难以抵制果味电子烟的诱惑。“焦虑的时候电子烟简直一口入魂。”三年烟龄的林曼(化名)说。

由于讨厌烟草味,林曼只抽果味电子烟,“很好入口,味道也很好闻,不像抽卷烟第一口就让人劝退。”

从去年开始,林曼只能通过微商购买果味电子烟,“我微信里有五六个微商,除了一个以前的,其他的都是在微博、小红书上找的。”而她长期购买的微商只有两位,“我也知道假货多,很多商家信不过”。

如今,疏于管理的平台成为非法信息、不良商贩的聚集地,亦无售后保障。2月15日,有用户在微博“奶茶杯”超话中公开了被假货商骗钱的情况。她曾通过微博超话联系到微商,在2022年12月29日花费750元购买了电子烟后,假货商借口上级代理仓库出现问题,家中事故无暇顾及生意,始终未能发货。

与此同时,非法的电子烟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和健康安全隐患。超标的重金属含量和添加剂,使得使用一个“奶茶杯”相当于摄入多达75000ng的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一些平台上注意到,不少消费者反馈“奶茶杯”产品味道像水果但非常腻,使用了几天开始出现头晕、恶心、口感胸闷等不良症状。而一些“上头电子烟”并非真的电子烟,而是含有四氢大麻酚或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毒品,极具迷惑性和成瘾性。

面对三无电子烟产品在市场的流通泛滥,监管整治力度逐渐加强。近几个月来,全国多地开展打击电子烟违法违规经营行动,国家烟草专卖局在过去四个月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2.69万人次,实地检查销售网点12.15万户次。线上渠道方面,亦亟需平台与相关部门设置审核机制,加强打击整治,从渠道上断绝微商贩卖三无产品的可能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截至发稿时,微博已关闭“奶茶杯”超话。然而,在“电子雾化棒”超话以及其他平台上,依然有不少线上销售、求购信息。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