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也将受限制(电子烟也将受限制吗)
今后,电子烟有望被列入控烟“黑名单”。《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日前向公众征求意见,使用电子烟也算是吸烟。深圳将成为继杭州之后,第二个明确对电子烟说“不”的城市。自称“无害”的电子烟为何在公共场所被禁吸?健康君采访了有关专家。
电子烟是“三无”产品
电子烟一般通过加热烟油产生气雾,供使用者吸入。一些电子烟外观看起来和常规的烟斗或水烟袋没有什么区别,也有一些电子烟的形状和日用品相似,如钢笔型、USB型和圆柱形装置等。
电子烟虽然不像传统香烟那样燃烧产生焦油,但它的烟油中含有一定量的尼古丁,经过雾化吸入后对人的呼吸系统具有危害。新探健康中心副主任吴宜群研究员说,电子烟中的尼古丁不是合成的,而是从烟草中提取的。尼古丁是一种成瘾性物质,也是一种毒素。部分电子烟产品中尼古丁含量很高,甚至可以导致对人体的直接伤害,因此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它就是安全的。
世界卫生组织《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报告明确指出:电子烟的气雾含有尼古丁、有毒物质,并产生细小、超细微粒。尼古丁本身有剧毒,即使少量摄入也会抑制胎儿大脑发育,对儿童的大脑和记忆能力等均有损害。电子烟装置的加温速度过快,还会产生一种叫做丙烯醛的剧毒物质。
去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通告称,市面上电子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未成年人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型,吸入此类雾化物会对肺部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并可能导致烟碱中毒等多种问题,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通告虽然只是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但把电子烟的危害说得很清楚。
目前,电子烟还是“三无”产品,我国还没有正式颁布电子烟的国家标准,市场上在售的各类电子烟产品,在原材料选择、添加剂使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随意性较强,电子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可能存在烟油泄露、不安全成分添加等质量安全隐患。
专家建议,电子烟应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实施监管,填补行业空白,制订行业标准,规范产业发展,确保公民健康。
电子烟并非“戒烟神器”
现代电子烟最初在2003年由我国设计和生产,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电子烟的市场份额增长迅速。原因在于,一些电子烟产品在宣传中号称“有真烟口感”“无焦油等有害物质”。电子烟还自称是“戒烟神器”,能够“清肺”,颇受“瘾君子”欢迎。
作为减少吸烟的途径,电子烟的使用帮助吸烟者从卷烟转向电子烟。特别是对于那些会出现尼古丁戒断症状的人群,电子烟可以作为戒烟的辅助品。
电子烟油的主要成分包括尼古丁、丙二醇等。尼古丁作为致瘾成分,对孕期女性以及胎儿和青少年的大脑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尼古丁的过量也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相关。吴宜群说,市面所售的电子烟尼古丁的使用量并不固定,随意性很大,这与世卫组织倡导的尼古丁替代疗法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研究员杨杰说,尚未有科学证据证明,吸烟者使用电子烟达到了戒烟目的,也没有权威机构对电子烟的戒烟效果进行评估。
不仅如此,电子烟还让吸烟者出现了卷烟、电子烟双重使用的后果。专家分析,对大量吸烟者来说,电子烟只是减少了卷烟使用,但同时也加剧了尼古丁依赖,反而使戒烟更加困难。
电子烟也有“二手烟”危害
电子烟实际上是一种尼古丁释放设备。吴宜群说,就目前研究来看,接触电子烟烟雾的有毒物质和微粒,是否会像接触烟草烟雾一样,导致“二手烟”吸入者患病和死亡风险提高,结论尚不明确。但从保护公众健康的角度来说,应当避免接触“二手烟雾”。
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执行主任肖丹介绍,电子烟危害公众健康。目前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多数电子烟含有高度刺激性的气体如丙二醇/丙三醇、重金属如镍、镉和铜等。电子烟与卷烟相比危害程度有多深,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研究。
去年,国航CA106航班发生氧气面罩脱落事件,调查后发现是副驾驶抽电子烟,操作失误导致飞机紧急骤降。北京地铁某乘客吸电子烟,也曾经与他人产生冲突。为此,专家呼吁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
电子烟是新生事物,还缺乏相应的管理模式;真要立法,立法周期比较长。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出台规定,对医院、公园、体育场馆、民航、高铁等公共场所禁吸电子烟。国外对公共场所吸食电子烟均有严格管控。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也将电子烟纳入禁烟范围。
今年1月1日起,《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禁止吸传统卷烟,也禁吸电子烟。杭州率先,深圳跟进,电子烟纳入禁烟范围,为全国控烟城市立法开了个好头。北京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介绍,北京市人大相关人员已接纳控烟协会的建议,考虑今后如果有修法,会研究考虑把电子烟纳入其中。
专家建议,借鉴杭州、深圳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公共场所禁止使用电子烟的可行性,为电子烟的管理提供相关依据,将其纳入各地控烟条例,争取列入正在修改的全国控烟条例。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C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