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烟价格表 > 美国人的印象:向我借烟(媒体对华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是什么)

美国人的印象:向我借烟(媒体对华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是什么)

美国人找我要烟抽:美国印象。

谷雨青工作室2020-11-19 14:56

2014年至2015年,美国前后呆了一个多月。跨年,过了个春节。与跟着导游走马观花不同,回想有些经历、感触,欲吐为快。

先说最无聊的:坐飞机。真是痛苦的经验。

说起来难以置信,这居然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坐飞机便飞出国门,坐飞机的各种手续窍门一概不懂,心中忐忑、兴奋、加一丝丝悲壮。而且,傻乎乎地选了一个靠窗的座位。

为了减轻行李重量,能穿身上的衣服,尽量穿身上。里面穿了毛衣毛裤等等,外面还加了一件冲锋衣,脚上穿厚实、笨重、保暖的登山鞋。这一穿就是10多个小时左右,跟上刑一样。

第1次坐飞机,又靠窗的座位,兴奋又新奇。我距离过道,中间隔着两个美国大块头,其中一个整整大我两号。我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厕所都不好意思上。所以说,风景很奢侈,浪漫有代价。

一路上,两只脚如同放进了高压锅里,捂得我浑身难受,坐立不安。飞机内那个温度,已经有中国大妈换上睡衣睡裤,穿上拖鞋了,我还穿着几层厚衣服。偷眼瞅隔壁两个老美,那叫泰然自若,舒服的屁股都不曾抬一下。老美的这种淡定,我后来又进一步加深了认识,这是后话。实在受不了,下半程我偷偷把鞋脱了半截。终于舒服了,像从牢里放出来一样。虽然担心同时会有气味放出来,但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受这个罪,不就是为了看风景吗?风景很失望。

前半程如图一。感觉出了国门,黄沉沉的,从飞机上望过去,一片戈壁,居然看不见一棵树。

后半程如图二。似云如冰?说是云吧,却又一动不动,厚重如冰状。说是冰吧,又近若触手可及。

更荒凉的的景色没照。

隔着玻璃照的效果不好。

再后来,看见白皑皑一片冰原。这个很奇观。可惜没有拍照片。

确定是冰原,因为有的地方一平如镜,有的地方如海卷起的海浪,一座又一座山丘,却一动不动是静止的。那冰原从飞机上都一眼望不到头。

嗯,总之,那景色,貌似根本不值得靠近窗口受的罪。从那以后我坐飞机再也不选窗口了。第一选择就是靠近过道。

靠近美国海岸,景色慢慢就开始变绿了。然后就看见绿色的平原和山脉。果然美国人占的好地方啊。

知道这一段很无聊。所以说嘛,选窗口的座位是一大败笔。经历一次,足矣。

我在美国,一半时间在洛杉矶,一半时间在阿拉巴马州的阿拉巴马州立大学。

洛杉矶这个美国城市,有的地方,中国人是无法想象的。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中国人都知道美国是移民城市。不来之前,对所谓的移民国家意味着什么?是不明白的。我来了,第一天立刻就有一个深刻的感受:美国是没有什么美国人的!美国只有韩国人,日本人,拉丁人,白人,伊朗人,墨西哥人,等等等等,就是没见过什么美国人。他们统称美国人。我在美国呆了几天,就没见过什么所谓美国人。棕的,黄的,白的,红的,黑的,胖的,瘦的,巨胖的,高的,矮的,五花八门,比我半辈子见过的各种人,加起来都要多几倍。所以我顿时理解,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喜欢拉着洋人照相了。因为我们中国人种比较单一,一眼望去,清一色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大家都差不多,出现几个洋人确实鹤立鸡群,打眼、好奇、吸眼球。在美国想找两个一样的,非常非常难,大家千奇百怪,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另外,洛杉矶有一点是超出中国人常识的。我们中国人住的地方都是分区的;比如北京朝阳区,海淀区等等。洛杉矶是分国家的。洛杉矶就有韩国城,日本城,中国城,伊朗城之类。什么是移民国家?这就叫移民国家!

一次坐公交,走得有点远,应该就在洛杉矶旁边一小城,小城居然全部都是拉美人。我们坐的公共汽车清一色拉美人,没人讲英语,全部讲的是拉美语,建筑也是拉美式的。车上唯一一个白人小伙,他还是旅游的,背着一个大行李袋,看见我们几个中国人,热情地拉着我们聊天,就像在异乡找到亲人一样。

一次坐小火车去洛杉矶旁的长岛,路途经过一大大片住宅区,一个一个带小院的小平房紧挨着,院落很小,平房很旧。那儿居说住的基本上都是伊朗人,而且院子里很多都挂着美国和伊朗两国旗。

据说这里住的多是伊朗人。

所以我从美国回来,是很赞成移民的。美国就是各个不同国家人住的地方。不占白不占啊!

美国反对种族主义不是道德高尚,是基本国情决定的。一旦种族对立不可调和,美国估计会分裂出各个不同的国家。这是现实决定的,跟道德没关系,跟人权也没关系。所以美国反种族主义是基本国策,不可动摇。一旦动摇,国将不国。这是我的感受与理解。

先说一下洛杉矶。我住在洛杉矶的韩国城,当地的留学生带着我混。嗯,有好处也有缺点。好处就不用说了,人头熟,少很多坑和弯路。缺点就是留学生没有钱,去玩的地方都挑便宜和不花钱。哎呀,其实这也是优点啊。下面两张图就是我住在韩国城的宾馆。这个韩国城就是92年,当年洛杉矶著名大骚乱时候,韩国人拿枪保护的那个韩国城。

韩国城的我住的韩国宾馆。

宾馆前面的街道。

人头熟的好处,先说一个。在那呆那么久,突然觉得,不都说美国的东西难吃吗?我怎么没感觉呀?觉得都还可以接受啊。他们顿时一口同声:那当然呢,我们带你去吃的地方,都是我们吃过能接受的地方呀,不信带你去吃吃我们的食堂?

我们在韩国城吃的最多的就是BBQ,烤肉的美国说法。大概一个人,十一二个美金包干,随时让服务生给你送,吃到你不能吃为止。好处就是你不会吃不完剩很多,浪费了。食物,主要是肉、以及各种肉。有一次,哇,整大串的鸡胗随便吃。不要太爽好不好?其实也就只能吃两串,多了真的吃不下。

其实韩国城那边区域也并不大。基本住的都是韩国人。

有一次在韩国城一家韩国餐馆吃炒菜。老板娘带着二十七八岁女儿及伙计。刚开始他们以为我们是日本人,跟我们说日语。结果,我们跟他们说英文,才发现我们是中国人。结果,他们居然不会说英文,哈哈哈哈。

另外,我在洛杉矶韩国城,吃了一次韩国煲饭,带汤的豆腐煲饭。味道真的很好。以至于离开洛杉矶的时候,我还要求专门去再吃一次。

那家韩国店就在这个院子里。

对了。这里岔开一下。先说一说在美国下馆子的事儿,我要特别讲一下。因为跟我们中国人一般认知不一样、至少跟我的认知不一样。跟着旅游团跑的人多半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在洛杉矶附近长岛的时候,大家商量着吃饭。怕饭很难吃,最后商量着去了一家日料店。在美国人眼里,日料店是很高档的饮食,比中国饭店高档。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很搞笑的。日本那个蛮夷、贫乏的小海岛,吃的东西一点点猫食一样,发配犯人都不会去的地方,能有什么美食?但是西方人不懂。尤其是美国人。在他们眼里,日料是比中国菜高档。

那家日料店里头客人不多。我进去准备找个位置坐。结果被门口的服务生拦着,同行的留学生也赶忙拉着我。接着,门口那个漂亮的服务生带着我们,指定我们一个座位坐下。 Oh,原来我们不能自己随便坐,必须在服务生的引导下坐到指定的位置。在美国,有些饭店那个门口的领班,不是摆设,他是可以让你进,或者不让你进的。不像中国,就是一个花瓶。

我之前吃饭的饭馆,一般里头人都很多,门口没有接待员。进去以后,看见哪有空位置,或者服务生看着空位子指了指,就坐下了。所以没有意识到有这个问题。那些门口有接待员的餐馆,你不能自己进去,自己找个位置就坐了。必须门口的领班看看哪有空位,然后领着你过去,在指定的位置坐下。没有自己找座位坐的规矩。之后我就没有再犯这种错误了。

记得当年刚改革开放,西方人教导我们说要有服务精神,要求待顾客如上帝。我们也骂国营公司那些员工没有服务精神,当官做老爷。现在在国内,顾客骂员工成了家常便饭。结果这一次实地考察,发现在美国,店家的权力其实是很大的,他如果对你不满意,或者觉得你不守他的规矩,随时可以撵你走。说好的上帝呢?所以你在美国,作为顾客的时候,千万别真的把自己当成上帝了,各种无理也要闹三分,觉得商家就该惯着你。美国商家是不会惯着你的。轻者赶你走、重者保安或者警察就来了。

当然,并不是说美国的服务不好。人家就是很正常接待你,而且很守规矩。但是你也要入乡随俗,不能随心所欲,我行我素。

最后说说日本那家料理。通常我们吃一餐饭,大概12 、13个美金左右一个人。那一餐饭,显然超过了。质量如图所示,三人的量。果然很日本啊。心说,这怎么吃的饱?没想到,吃完了,居然饱了。很意外。分量如此,但摆盘让你觉得这种稀少是因为高档。

日本人餐食真节约。

好了,再来说说洛杉矶中的日本城。

日本城不大。建筑小巧干净,如下图所示。有点像新天地那样的地方。比新天地小,一些日式小商店和日式小摊贩,主要是日本人在那做生意。好像没了,就这。因为地点不大。

日本城。

日本城。

最后当然要说出中国城了,这个真有说的。

洛杉矶中的中国城,应该叫唐人街,明显比日本城差档次,有点破败。人的精神面貌和衣着,很陈旧,有点像80,9 0年代的中国人。我们逛了逛,很快就逛完了,我有一丝丝失望。其实,我错了。

因为这是市中心的中国老城唐人街。还有中国新城,在洛杉矶城市附近。当地留学生告诉我那个地名,很复杂,我记了几次,到今天也没记住。当时坐公交车,天已经擦黑,路边的灯火都亮起来了。结果看到一路上全是中文霓虹灯招牌。坐在公交车里,仿佛就在中国,你会怀疑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白天去逛,发现就是到了中国的一个小县城,面积比日本城和韩国城都要大。不说的话,你都不知道待的地方其实是美国。路上也尽是中国人,招牌也是中文的。中国的工商银行,中国的川菜馆,中国的牛肉面馆。。。。。。中国的大华超市,卖的全是中国货。饭店、商店的老板和伙计,都是中国人。你在那生活一应俱全,连卖手机卡的都有。总之,你根本都不用懂英文。估计就是工作不太好找。偶尔出现几个美国人,反而更像是旅游的游客。你会怀疑,我是不是走错错错地方了?不信的话看下图。

单看图片,相信是在美国吗?

这就是我说的洛杉矶边的新中国城。

我心里想,移民一个亿中国人过去,美国还是美国吗?那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利坚合众省了。而且,这1亿人还是住前后院落的小别墅里,不需要挤高楼大厦。老实说,我是川普,我也反对移民。反过来,我不是川普,我当然支持向美国移民。那么大个地方,那么少的人住,实在是太浪费了。凭什么?

洛杉矶最繁华的地方其实就一点点。电影大家都看过吧?地上刻有电影明星名字的明星大道。那个大道其实很短,拐个弯,就是美国著名的梅西百货商场。再过去就人烟稀少了。当然,也许还有,我没有逛到,但是我很怀疑。因为有天我们走得稍微偏了一点。天有点黑。那个地方马路上开的大多是日本车。带路的留学生很紧张。车站后面有个麦当劳,麦当劳的窗户是加装了安全栅栏的,卖东西的和吃饭的大堂之间是通过一个门上的小窗户传递食物的。我们身边偶有黑人走过,幸好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

洛杉矶非市中心的街景。

所以在我的印象里,洛杉矶的商业中心就这么一点地方。想想我住的这个二线城市,这样的商业中心,我随便一数,起码有十个以上。距明星大道隔一条街不远处,留学生指着一个不太起眼的大门,说,这里面就是颁发大名鼎鼎音乐格莱美奖的地方。就是下面照片这个地方。然后他补充一句:这里被中国人买下了。这是不是也太低调了?

颁发格莱美奖的地方。是不是太低调了?

下面一张是洛杉矶明星大道。第2张是明星大道的广告招牌。看到第2张照片,你们有什么感想?

著名的洛杉矶明星大街。是不是有点失望?

注意看中文标志。

街头艺人。

这个好像叫中国大剧院。

我在这个明星大道的一个专卖衣服的店铺,居然看到质量很好的牛仔裤,只卖8美金, Hm牌的。一冲动,要死要活,非要买一条回来。回来一算也是几十块人民币。但是你想想,对美国人来说8美金,一条牛仔裤,是不是很便宜?当然也不是都这么便宜。我在环球影城步行街逛的时候,里面的一个冰箱贴就贵到不行。具体多少钱我已经没印象了,里面的东西我根本舍不得买。这里的冰箱贴还大多都是中国产的。总之很贵,以至于我什么都没买。在美国,中国越是贵的东西,你会发现在美国反而越便宜。我在路边看到摆着卖的美国漂亮大黄蜂的跑车,大概是这个牌子吧,我也不太懂。那叫一个漂亮高档。我一看,妈的,换成人民币比我开的那个破车都便宜。哪说理去?

关于洛杉矶的明星大街还有一个故事。

我特别喜欢的一部美国电影,中文翻译叫《风月俏佳人》。美国那个大嘴的、很有名的女明星演的女主角。男主角是银发帅哥,乔治*克鲁尼?电影中,有一段女主角站在洛杉矶明星大道,以地上印有明星名字的五角星为标志,与同行争地盘的桥段。

一天晚上七八点钟,在韩国城宾馆里,我突然想起这个桥段,提出想到明星大道去看一看,是不是真像电影演得那样?让我意外的是,他们都说不敢去,要去你自己一个人去。想想吧,这说得是最热闹、最繁华、世界著名的商业大街吗?我一个人,我当然更不敢去了。唉,也不知道电影里演的是不是真的?嗯,是不是有点小遗憾?

坐公交车,离市中心不远,路过貌似比较乱的地区。看到路边,外墙涂成红色或者蓝色、鲜俗的、仓库一样的平房,猜测是可以看脱衣舞的地方。有心想看,真没勇气。下车都不敢。

其实不知道他是谁。

又一个认识叫不出名字的人。

我唯一认识的是放在封面上那个名星,就是成龙啊,英文名字。

在上面照片那个中文招牌旁边,一个卖眼镜的商店,看见有卖普拉达品牌的墨镜。一款100多美金,一款200多美金。我印象这在中国应该算很便宜,赶快给老婆买了一款做礼物。果然如我所料,讨得老婆的欢心。往前走到一条十字路口,拐弯,就是美国著名的梅西大百货商场,梅新百货跟中国的大百货商场总体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商场在我那个二线城市至少也有上10座。我在洛杉矶逛了那么久,这样的商场,我只看到这一座,而且看到的高楼大厦屈指可数,外观倒是很漂亮。当然,地广人稀,美国人似乎没有必要修高楼大厦。不过嘛,洛杉矶还是让我感觉美国也不过如此。

环球影城。

环球影城商业步行街。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儿。

90年代的时候,我认识一个老革命,他是一个小八路。他的经历具有他那个年代人的传奇性背景,所以我简单先说几句。他好像是个孤儿。十几岁把自己卖给日本人做劳工,人很能,别看十几岁小孩子,在那帮劳工里,常常是拿主意的人。后来应该是逃出来了,用卖身的钱给自己买了块地,种西瓜养活自己。他们那儿有个武工队长,他一直夸那个武工队长是个能人,很令他佩服。他自己就是一个很能干的人,能被他夸,可以想象那个武功队长有多厉害了。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一次,武工队长被日本人追,翻墙逃到一个老乡的院子里,躲进水缸,逃过一劫。武工队长很喜欢他,经常去他田里聊天,一天说动了他,他当场丢下瓜田跟着武工队长走了。

80年代,他把两个女儿都送到美国读书。后来两个女儿都留在美国,拿了绿卡。接着,老婆也跟去了。有年我陪他到北京办赴美国签证。他被拒了很多次了,毕竟移民倾向太明显。好巧不巧,我陪他去的那一次居然签成了。他开玩笑说是我给他带来了好运。然后他对我说,他走之前我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我想了好一会儿,居然想不出来,便说:没有。我是不是有点傻? 哈哈。

几年后,他突然一个人回来了。我偶尔去看他。有次还是没忍住,问他为什么不待在美国了?他笑着说:“ 我爱国呀。”我觉得他说这话半真半假。又很期待地问:“我们与美国到底差多少年?”他想了想说:“50年吧。”我听了这话,心里感觉很堵,有一丝丝的绝望。也许他看出了我的情绪,语重心长地对我说:“50年吧,也许还要长。”很多年,他这句话一直压在我心里。

老人家已经去世多年。此时此刻,我的钱包里还放着他的一张照片。

美国还是那个美国。但我们已经不是那个曾经的中国了。

明显能看到,美国仍然有让人佩服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美国已经不是神一般的存在了。

有天,我们去洛杉矶加州理工学院逛。美国大学是没有院墙的。所以,走到校园中心,看到有些老师和学生,我才意识到早已经身处大学校园里了。校园里很多中国学生,正如传说的那样。

大学给人的感觉是森林茂盛的公园。几乎没有高的房子,跟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外墙的颜色很接近,风格统一;看不到学生的话,你都不觉得那是一个大学。我有一个意外的发现。与国内不一样,国内的大学院系或者机构,醒目大牌子,冠上名称横贯大门门眉、或者门口顶天立地,生怕别人看不见似的。这里往往是在门口贴一个小铜牌,或者像下面图片显示那样,很低调。

箭头所示。

加州理工大学。

加州理工大学。

让我突然感觉国内的做法很傻。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感受。这种强烈对比,在我心底久久挥之不去。我觉得这里有一种深厚积淀底蕴带来的区别。也许我有一点小题大做, 但这是我的真实感受。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差离。如果你们不同意,我也同意。毕竟这是很个人的感受,因人而异。我个人更欣赏这样的处理方式。

校园中心街景。

教学楼。

有一天,留学生说带我去逛逛比弗里山,我随口答应。我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曾经在洛杉矶一些山的山脚下,见过树林中一间挨一间的木板平房,猜想那是贫民住的。给我的感觉是:贫民的生活还可以呀,居然独栋、独院。

比弗利山上,沿途看见各式各样的豪华宅院。感叹美国富豪和普通人完全生活在两个平行的、不交叉的世界、日常完全没有交集。中途提议下来逛一逛、看一看。从公交车上下来,走了不远,就看见一处豪宅,铁门高大,比下图的那个铁门高大一倍。院墙周围都是参天大树,非常漂亮。门口站着两个穿黑制服的大汉,腰间皮带上挂着手枪。除了我们几个人,路上看不到一个行人,也看不到路过的车辆。担心壮汉干涉,没敢照相。待了几分钟很尴尬,于是说算了,回去吧。回到下车的站点,等下一班公交车来。下面那张照片不是我照的,为了给大家一个直观印象,从网上搜的。

很多普通美国人,住的都是我们中国人称之为别墅的地方。美国的富豪是不住那样的房子的。

比弗利山上的豪宅。网上搜的替代图,不是我照相的。

这张我照的,凑合着看。

从比弗利山上下来以后,我对富豪理解的上限,被重新刷了上限。

后来去洛杉矶附近的长岛,看见海岸边停着各式各样密密麻麻的游艇,感叹中国人富裕时光还是太短。当时曾经把一个购物的袋子遗忘在了休闲凳边。20分钟后,返回去找,东西还放在那里,原封不动。

长岛一角。

海边的人很少,也看不到什么游客。有一个白人和一个黑人小伙正在钓鱼。那白人小伙向我们这个方向望了望。然后就朝我们走过来。我当时已经知道他要干什么了。他朝我比划着手势。我正在抽烟,于是从口袋里掏出从国内带过去的烟,给了他一支。我远远的看着他抽了几口,然后瞧瞧手中的烟,招呼那个黑人青年过来, 拿着手上的烟说着什么,然后递给了黑人青年。我猜,他们发现我的烟跟他们平时抽的味道很不一样。

我在美国经常遇到美国人找我要烟抽。我已经有经验了。第1次是在地铁口。

我从地铁里出来,看着地铁口站了一排美国人抽烟。我也拿出烟点上,站在那抽。抽着抽着看见有一个人向我比划。我第1个念头,是他向我借火。我掏出打火机,他摇摇手又比划了几下。我试着拿出一支烟给他,他赶快接过去,谢了我点上抽起来。

后来好久想起这件事儿。总觉得哪儿不对劲?突然间意识到,他实际上是隔着好几个人找我来要烟抽。大家都抽烟,为什么单单找我要呢?

还有一次我抽正烟,广场对面商家有一个服务生、白人小伙正在坐在台阶上休息。他站了起来,远远的朝我走过来。我想,不会是要烟抽吧?果然让我猜中了。几次我站着抽烟,路过的人会停下来,只要我眼神和他们相视,就会朝我比划要烟抽。

我烟瘾比较大。赴美的时候专门查了,说是可以带两条进去,多的就要被罚款。在免税店的时候发现可以多买。犹豫了一会儿,只敢买三条。另外拆了一条,散装在口袋里和随身的包里,居然过了。想想真是明智的决定。因为后来到阿拉巴马,国内带的烟就抽完了,只好买美国当地烟抽。美国烟品种很少,也就是骆驼、35、箭牌烟,口味就是薄荷和正常的,价格在4美金到七美金之间,价格差异很小。开始不认识洋码,买了薄荷味的,难抽的要死。幸亏断烟的日子不太久,否则待在美国的成本太高。后来我猜,对有烟瘾的美国人来,一天一包烟,一个月也得两三百美金,恐怕也是一种不小的负担。

曾经在大华中国超市,想买中国烟抽。看了半天只有一个品牌中华烟,而且比国内贵很多。只好放弃了。

有意思的是入关的时候,我带了很多真空包装的周黑鸭。一个黑人女工作人员把它们都挑出来,准备丢在旁边的桶里。这时有个白人男同事过来,对那个女黑人说了几句,好像是在解释。然后那个黑女人,把周黑鸭又重新放进我的箱子里。谢谢,好人一生平安。

阿拉巴马州在美国的中下部,属于南方。阿拉巴马州立大学所在地简称塔城,因两个事情出名。一个是美国的美式足球很厉害,常常是大学联赛的冠军。另一件是一个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里。电影《阿甘正传》专门演了这个桥段。大学首次招收黑人大学生,州长专门站在门口阻拦。联邦政府派军队护送一男一女两个黑人进入学校。电影中,黑人女生的书掉到了地上,阿甘捡起来递了上去。

我问,美国人歧视黑人吗?留学生回答:“人家美国人根本不歧视黑人,他们歧视中国人。”留学生见我沉默了,便安慰我说:“好消息是,相比中国人,他们更歧视拉美、墨西哥人。”

阿拉巴马州立大学据说是美国风景最好的大学,或者之一。校区非常大。美国的很多大学被中国留学生戏称为村庄,因为非常非常偏僻,距最近的城镇都要开车几小时。阿拉巴马州立大学就是这样。

阿拉巴马州立大学自己拥有的美式足球体育馆。

阿拉巴马州立大学里的墓地。

停自行车的地方。

记得是阿拉巴马州立大学校长办公楼。

仔细看看下面这张照片。这应该是美国大学的特产,刷新我的三观。

猜猜这是些什么标志?

当地留学生指着这样的楼问我,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注意看上面的标志。不知道吧?那是学校里兄弟会和姐妹会的场所。有钱的会租1栋楼或买1栋楼,作为兄弟会和姐妹会的活动场所。

我问,你参加了吗?

回答说:请过,没参加。

我说为什么不参加?多好的机会啊。

留学生望着我说:“如果他们要抽大麻的话,你抽不抽?”

我无言以对。

大学正在放假,大家都回去过圣诞了,整个校区空荡荡的。大年初一那天,在校区一家叫SUBWAY的连锁店,吃过三明治快餐往回走,迎面来了一个白人老头,五六十岁,穿一件黄色卡机夹克,个头跟我差不多。老头迎上我们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大套,我感觉就是新年好之类的话。隐隐约约猜到他要干什么,心说,不会吧?果然最后他口气变了说了几句。这时留学生翻译说,老头想要两块钱去买面包吃。我拿出钱包,给了老头5块美金。老头有点意外、有点惊喜,谢个不停。

老头走后,留学生笑着说,又被打劫了。我说,打劫?他那样子,我不打劫他就不错了。留学生为什么说“又”呢?因为他曾经被陌生黑人拦着,这样“借”过钱。

2015年元旦那一天,被美国人要了一个红包,你说这算什么事儿?

一天,我炒了好几个中国菜,邀请当地的四五个中国留学生吃饭,把几个年轻人高兴坏了。闲聊时我说美国真没意思太无聊了。有个年轻人出主意说:“你来了还没打过枪吧?来了美国怎么不打打枪呢?”哇,好主意。我到今天都庆幸起来,请了那小伙子吃了这餐饭。

后来专程开车一两个小时,去最近的城镇伯明翰,找了个枪店打枪。枪店后面就是一个简陋的射击场。打了美国警用手枪和左轮手枪。当时还想打步枪,但店家表示不可以。

常用的警用手枪。

左轮。

枪店。

射击雄姿。

打完枪感叹,电影里果然都是假的。我从来没想过枪声会那么响,就像有人在你耳旁爆了一个二踢脚。当然这只是形容,实际上比二踢脚更响。后坐力很大,我如果像电影那样单手开枪,估计会嘣着掉自己的牙。

打完枪出来,我提议说就在当地找个地方吃晚饭。同行的留学生坚持说回去,吃过晚饭就太晚了。我说太晚了,就在当地住一晚,反正也没什么事儿。结果他们说,晚上这里常常能听到枪声,恐怕不安全。啊,这样啊?那咱们还是回去吧。

回去的路,一个留学生说,我想起了一个好吃的地方,晚上我们就去那儿吃?于是车七拐八拐进了树林里一个这样的地方。外墙炉子口,摆放着巴掌一样粗的原木。屋内两个黑人,一个北京烤鸭的那样的炉子,炉子的火上是一个大铁板。上面排着一排排的排骨,黑人厨师不停的往排骨上刷着各种调料。餐馆很窄小。沿着墙壁勉强摆下三张小圆桌,过道就必须侧身挤着走人了。里面还有一个小房间,一张小桌围着4个美国人。

我在这里,吃了美国最好吃的一餐饭。这是我在美国最喜欢的餐馆,没有之一。我很讶异,我在美国吃的最好吃的一餐饭,居然是两个黑人做的。毕竟我在美国吃过中国人开的中餐馆。

我吃了两块排骨,看同行的三个年轻人狼吞虎咽,便假装说自己吃饱了。年轻人风卷残云,每个人少则塞进肚里四五块。我发现,但凡在美国呆过的,一个个皆成肉食动物,吃肉的能力超级强。我只好把桌上的面包都拿来填肚子了,混了个饥肠辘辘。路上我抱怨说,排骨烤的好吃,就是配的面包太少了,不够吃。他们听后大惊,看着我说:面包不要钱,免费的,随时可以加,管够。我操,我心里一阵抓狂,为什么不早说?做为掏钱请客的主人,我还以为为自己省了钱呢,亏死了。

我在美国最喜欢的餐馆,没有之一。

上等原木烤出来的肉。

后来,一对当地的中国夫妇请我去一家正宗的美国店吃烤牛排,店门口有待者领位的那种,据说很有名。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在那家黑人店吃的烤排骨。

跟着当地的留学生去校园内的大超市买东西,常见他们拎大壶的纯净水回家。询问后他们解释,前辈告诫他们,此处的水质太硬,喝多了掉头发,所以喝的水都买瓶装的。嗯?谁告诉说美国的自来水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应该请他去喝阿拉巴马的自来水。

阿拉巴马州立大学。

阿拉巴马州立大学。

我的回程出了意外,一种中国遇不上的意外。龙卷风。

行程是这样:从阿拉巴马州立大学,驱车至阿拉巴马的伯明翰登机飞休斯顿,再从休斯顿转国际航班飞国内。因为来的时候,从国内飞洛杉矶,出机场就有当地留学生接。简单。回去的时候就麻烦了。嗯。先是美国国内小飞机飞休斯顿,再要在休斯顿转国际航站楼。我对怎样转机很担心。留学生宽慰我说,休斯敦机场净是中国人,随便找个人问没问题,有问题还可以电话联系。唉,也只好这样了。

晚上七八点到了伯明翰机场。跟送行人道过别,互祝好运后,我检票进站。送行的人连夜往回赶。等我找到登机口坐下,快登机时发现我那个航班标注:延迟。而且几乎所有的航班后面都标了两个字:延迟。为什么?

忙打电话问当地的留学生。他们告诉我一个震惊的消息。龙卷风来了。他们也接到了警告。

等待期间有两件事值得提一提。

我在等待期间像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10分钟都要看一看航班提示。我需要在休斯顿由国内航班转国际航班,如果误机了,以我的英语口语水平,恐怕我会变成失踪人口。这时,我发现周围的美国人,都非常淡定,好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样,更没有人跑去跟工作人员吵架,就像坐在自己家厨房边喝茶一样:舒适。这让我很惊讶。这是一种什么心态?

接着意外又发生了。哗哗啦一下,天花板上的一个日光灯和吊顶砸了下来,差点点砸在一个拉美家庭的头上。这群人淡定的看了一眼,该干嘛干嘛,比摔个杯子还淡定。过了不到几分钟,呼啦啦涌来了一大帮人,那阵势你会误以为首相光临了。其中有穿笔挺西装制服的、还有两个穿着散光背心的工程人员。一个穿制服西装的工作人员,手里拿着各种表格, 蹲在拉美大妈身边,注意是蹲着,谦卑的边问边记。拉美大妈坐着一问一答,眼皮都没抬一下,从头到尾都没有正眼瞅一下,那叫一个范儿。这一家子拉美人吃水果的吃水果,聊天的聊天,就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样,把这群赶来处理事故的人,当空气一样。我猜测,那穿西装的可能是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穿工程装、外面套闪光背心的是机场的工程人员。

这家拉美人从头至尾的淡定,刷新了我对美国人的新认知,以及相关人员反应之迅速,都获得我相当高的好感。但是,很快,我的印象又获得了翻转。

留学生回复说龙卷风无法预料,不知道会延误多长时间。只有耐心等待。这一等大概等了四五个钟头。突然说可以飞了。

等飞机在休斯敦机场着陆,已经是凌晨过后了。不要说中国人,连人影都看不到一个-------包括工作人员。我一个人到处乱窜,提示牌也是黑的,发现一台触摸屏电脑,捣鼓半天也没捣鼓明白。

想起刚出来时,好像经过一个可能是问询处的地方。也不知道是不是?反正死马当活马医。这时离我机票上的时间都不到半个小时了。什么叫垂死挣扎?这就是吧。

那地方在过道凹进去一块,里面一圈柜台。我寻来时,里面有三四个工作人员,过道口有一个象征性栏杆。我赶到时刚有一个人进去。于是我就站在栏杆处等。你妈,这一等居然等了一刻钟,感觉有一个工作人员跟一个白人大妈旅客聊上天了。一个工作人员接待完,居然跑去跟同事闲扯去了。美国人的官僚主义,终于让我赶上了。轮到我时已经快20分钟了。谁他妈再跟我说美国人效率高,老子把他打出屎来!

我进去对女大妈员工,用英语说了一句:'抱歉,我只会一点点英语。“然后递上我的机票。那美国大妈头都没抬,在一个纸片上写了个D1,递给我,整个动作完成不到15秒。那叫一个快,我他妈连生气都来不及。好吧,美国人也有效率高的时候。

剩下的过程我到今天都像做梦一样,不知道是怎么完成的。摸到一个似地铁站的地方,看得有人等,我也等。上车也不知道在哪下,提示牌显示d1,硬着头皮下。走着走着,突然听到前面有人在喊我的名字。居然是用中文。我狂奔过去,一瞧,那里已经排上队,旅客正在登机了。两个穿制服的中国航空公司的漂亮空姐正在叫我的名字。她们见我一头大汗,估计样子很滑稽,偷笑着安慰我说,别急别急。我知道我终于得救,不会成为美国的失踪人口了。

美国的龙卷风居然让我赶上了,我他妈有那么重要吗?

下面的话有点像套话,但还是得说不是?

美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不如的地方肯定有。留学生说,手机忘在食堂的桌子上,第2天去还在那里。当然这种事发生在美国正常的地方,不正常的地方就另当别论了。

这让我想起好多年前的一件事。儿子小学的时候参加国际比赛获了一个奖,被邀请去美国领奖,特别注明要求派监护人跟随,所有人、所有行程的费用都由主办方负担。寄来表格让填写,有几栏刷新我的认知。有一栏要求你填宗教信仰、以及饮食禁忌。还有一栏问你是不是要翻译?特别注明翻译是免费的。你猜要不要?颁奖时,大公司的CEO居然单腿跪地,跟上小学的孩子们合影,把孩子妈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单从城市风貌上说,中国不仅不落后,甚至还有超过。但是你还是能够察觉到,美国的那种富裕,有一种岁月堆积出来的沉淀。留学生出租屋里那单开门的冰箱,比国内的三开门还要宽大,电磁炉普遍是4个火炉。洛杉矶看到的美式卡车让我印象最深。都是密封的,没见到国内那种敞篷式车,那叫豪华高档上档次。搜个图贴出来,给大家直观感受下。

美国的居住环境是最让我羡慕的。关键是大。就这一点而言,我觉得可以放弃追赶了。这是由美国地广人稀决定的,非人力可为。有朋友在美国开车游,回来跟我说,马路两边的苹果园,飙车一个多小时都没走出去。当然地广人稀的无聊和不方便,恐怕很多中国人也难以适应。

记得没出国之前,问过一个留学美国的女留学生:美国好不好玩?

她撇着嘴说:“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除了游乐场还是游乐场,有什么好玩的?”

她这话显然不能代表大多数的意见,尤其是女留学生。只是她的回答很有趣,让我印象深刻。我现在觉得她说生动、形象。

在阿拉巴马州立大学校园内,曾见有公司专门建出租给学生住的公寓。三层楼整个框架都是木质结构,墙也基本上见不到砖头;外面用一种很硬的,画着砖头的材料贴上去,给人一种砖砌的错觉。难怪龙卷风过,所有的房子都夷为平地。

我也曾在洛杉矶路过貌似平民住的平房小院,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而且看上去还不差。我猜,哪怕是捡二手的家什,也像模像样。

还有一个新闻,我一定要说一说,恐怕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国外的留学生说,他们上网,一般都是翻墙。嗯,往国内翻。往国内翻!往国内翻!说三遍了吗?

一天晚上无聊。我突然想起,人在国外,正好上上网呀。不到两个小时我就放弃了。你看那些中文新闻,以为国内天天在吃人肉喝人血,中国老百姓生活等于坐牢和服苦役。好吧,我看这样的新闻,我智商有问题吗?

老实说,这趟美国之行后,美国人请我去移民,我也不会去了。不是说它有多好或多不好,而是与我气场不合,不能适应------就我个人而言。这只是我个人化感受,个人有个人的生活,追求不同,大家各自选择吧,无所谓对错。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支持别的中国人往美国移民。

最后谢谢大家看我的唠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