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烟价格表 > 英国禁售Elf Bar,电子烟遇苛审

英国禁售Elf Bar,电子烟遇苛审

近期,多家海内外媒体关注到,一次性电子烟品牌Elf Bar的部分产品在英国市场遭遇下架处理,起因在于旗下产品Elf Bar 600的烟油注入量被检出达3ml到3.2ml。而在英国,电子烟中尼古丁液体的含量被法律限制为2ml,其中最大尼古丁强度应为2%。

截图来自Elf Bar官网产品

这是一家来自深圳的电子烟品牌。公开资料显示,Elfbar品牌于2020年由深圳市爱奇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爱奇迹”)创立。爱奇迹成立于2014年,旗下拥有电子烟经销平台Heaven Gifts、雾化烟品牌ELF BAR、LOST MARY、加热不燃烧品牌TQS、雾化芯技术品牌QUAQ,业务网络覆盖美国、 东南亚、欧盟、俄罗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违规事件发生后,英国最大的三家零售商Sainsbury's、Tesco和Morrisons的连锁店相继下架Elf Bar的部分产品。Elf Bar在公开声明中表示,在英国市场发现一些产品超过了允许的电子液体填充水平,但没有发现尼古丁浓度的任何问题。由于产品不完全符合英国法规,将协助确保下架。

南都湾财社记者希望进一步了解Elf Bar在下架召回、合规建设等方面的情况,通过Elf Bar官网渠道质询,以及爱奇迹的公开邮箱和电话采访事件的最新情况,截止发稿未收到回复。

一次性电子烟面临更强审查

电子烟出海是爱奇迹一块重要的业务,该公司最开始便是代理国内外电子烟品牌,助力品牌推广和出口到海外市场,是电子烟行业最早和最大的电子烟贸易平台之一。目前,该事件在行业内持续发酵,对于中国电子烟品牌出海,带来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目前,除英国外,美国对Elf Bar也有异议,于2月8日交给FDA寻求公众投票,对一次性电子烟造成重大打击。

业内专家、咨源科技创始人郑植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一次性电子烟品牌Elf Bar这种超注的取巧方式,对中国品牌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会使监管机构加强对中国产品的审查,有心者甚至故意借题发挥,拿放大镜查中国品牌。“合规就是完全遵照法规执行,哪怕它不合理,我们可以提出异议,促使监管机构修订法规。”

作为英国市场上最畅销的一次性电子烟产品,Elf Bar 600每周在英国销售250万支,占所有一次性电子烟的三分之二。Elf Bar此次在英国遭遇超标下架事件,对于一次性电子烟市场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尽管英国对电子烟持包容态度。但是,由于一次性电子烟更简单易用、更难以监管,降低了青少年接触电子烟的门槛,正面临更强的审查和监管。据英国媒体报道,一位英国立法者宣布,将很快提出一项禁止销售一次性电子烟的法案。苏格兰政府也考虑禁止使用一次性用品。

无论是在监管层面,还是在业界,一次性电子烟都在面临拷问。有业界人士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一次性电子烟产品相较于换弹式产品,接触门槛更低。同时,一次性产品走的也是低价路线,利润更薄,难以保证产品的安全质量,不利于整个行业向高质量的技术纵深发展。

国内“奶茶杯”“可乐罐”等一次性非法电子烟抬头,监管执法趋严

2023年,电子烟进入严监管的新元年。在过去的2022年,《电子烟管理办法》、《电子烟》强制性国际等相关政策相继出台落地,开启了电子烟合规发展的新时代。作为全球电子烟产业发展的集聚地,深圳汇聚了全球90%的电子烟产能。深圳也于近期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深圳市电子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方案》,意味着对行业监管的进一步落地。

相较于国外的一次性电子烟超注现象,国内电子烟市场也存在一次性非法电子烟扰乱市场的情况。自2022年10月1日起,水果味电子烟正式退出国内市场。市面上便开始出现了一批披着“奶茶杯”“可乐杯”等外衣的一次性电子烟产品。

如今来看,在行业发展的混沌期或是监管落地的过渡期,一次性非法电子烟往往成为扰乱市场的重要因素。原因就在于一次性产品的门槛更低,薄利多销做短期生意,厂商的品牌意识薄弱等等。

而当前,电子烟的监管执法呈现雷霆之势。近期,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开展的“奶茶杯”“可乐罐”等调味电子烟整治工作中,查处了“奶茶杯”“可乐罐”案件593起,涉刑案件84起,追刑188人,查获“奶茶杯”“可乐罐”72.38万支,涉案金额5.07亿元,清理中小学、幼儿园周边电子烟销售网点373户、自动售卖机27台,删除各类违法违规链接1471条。

作为谋求长期发展的企业,不应存在侥幸心理。作为Elf Bar的母公司,爱奇迹在国内也顺应监管要求,持证生产。公开资料显示,爱奇迹旗下14家公司,目前已有4家公司拿到电子烟生产许可证,分别是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产品设计)、 深圳市你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品牌)、 东莞市鸿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烟油、食用香精、制造、销售)、 爱奇迹(深圳)技术有限公司(电子烟产销、品牌) 。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