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台溪乡福廷坑“福”文化(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台溪乡凤山村村民委员会)
听闻台溪乡福廷坑村是尤溪县所有的建制村名中唯一带有“福”字的村,具有深厚的“福”文化,于是在双休日我专程到福廷坑村寻觅“福”的踪迹。
福廷坑村新貌
展翅飞“蝠”
巍巍戴云主山脉横亘福建省的东北、西南,延绵支脚向西北方向散落。在距尤溪县城南70里处,凝结成数座高900多米的山峰,因山顶怪石密布,望之如正在博弈的棋子和棋盘,当地人称之为棋盘石山脉。以此为中心点,支脉向东北延伸至台溪,西南至下川村,而东南山脉像巨大的龙爪扣入清溪狭长的冲击“小平原”,五个龙爪之间形成了数条斜坡坑沟,与清溪“小平原”融为一体。
其中有一条坑沟从岭兜自然村始,经丁兜自然村,在丁兜尾左右两山紧缩处拐弯,再经溪头洋、上廷、横洋等自然村,进入圆兜村地界,形成了大“V”字形,似展翅而飞的双翅,恰在拐弯处的山坡上,有一个凹形山村——山吉自然村,浑似圆形的头部,上方双耳下方双肢毕现,整个坑沟地势似一只巨大的正在飞翔的蝙蝠。
因“蝠”谐音为“福”,古人常以蝙蝠作为吉祥物,在窗棂镂空雕刻、民间剪纸样式、壁画中体现出“蝙蝠”,寓意吉祥、幸福。因地势而形成巨大的“蝙蝠”形状,这是天上飞来之“福”,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定能给子孙后代带来巨大的福气。
“赫”“黑”谐“福”
巧合的是,这飞“蝠”之村正是以“福”命名的“福廷坑村”,隶属于台溪乡。
福廷坑村之前并非此名,有其历史演变过程。清朝康熙版的《尤溪县志》记载为“赫藤坑”,清朝道光版和民国版的《尤溪县志》记载为“黑藤坑”。1989年的《尤溪县志》的“1959年6月底行政区划表”为“福廷坑”之名。
我国东南方的原始丛林中,靠近坑沟一带,水分充足,常长有藤类植物,多为紫藤。尤溪清溪一带的方言称紫藤为“赫藤”。对于为何以“赫藤坑”为名,《台溪书山邱氏族谱》有所记载: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邱兆庆居于廿五都“黑藤坑”之坑头。相传:邱氏家族原居住村子的入口是一个山洞,通向山涧悬崖,山涧边长了一棵巨大的赋有灵性的赫藤,邱氏家族的人到此,它才会自动垂下架在山涧两边,成为可通行的藤桥。这棵赫藤护佑了邱氏家族的繁荣和安宁,而对外称自己的家乡为“赫藤坑”。元朝时,邱氏世华公考中进士,先后任职广东潮州府经历刺史,他长期在外为官,其妻思夫心切,便请教术士,如何能让丈夫回到身边。术士指点道:“只要把鸡血涂在赫藤上,丈夫就会回来。”她就照着术士的方法,把鸡血涂抹在赫藤上,结果赫藤就失去了灵性,藤桥再也无法收起阻隔外人进入,赫藤坑的风水被破坏,其丈夫也回到了妻子的身边。
“赫”“黑”方言谐音为“福”,“藤”谐音为“廷”,故1949年尤溪和平解放后,村名改为“福廷坑”,沿用至今。
众“氏”成“府”
正因为赫(黑)藤坑宜居、安全,又是从清溪村至书京村往县城的交通要道,从南宋始,有诸多姓氏选中在此地定居,开基建“府”,繁衍生息。数百年来,众姓氏和睦相处,共同在这片热土上用勤劳的双手,建立美好的家园。
最先成为赫藤坑居民的是南宋元年,蒋氏松五迁黑藤坑而居。
第二个到福廷坑定居的是邱姓。据记载: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邱兆庆只身从福州侯官来到尤溪寻馆,后在尤娶室赵氏,因亲就居于二十五都“黑藤坑”,创基建业于坑头。
继邱姓之后,林姓在福廷坑定居。东晋明帝太宁三年(325年),林禄举家入闽定居,林禄后裔白泉始祖林郎二十一世孙昺四公由白泉“荣驷坊”迁黑藤坑岭兜上头园立祖。至今林姓已繁衍28世,150多户近700人。
继后,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余氏文宣从大田县文江乡迁至黑藤坑凤林尾居住立祖,余氏成为福廷坑村的第四姓居民,至今繁衍传承裔孙达22代,18户70多人。
定居于福廷坑村的第五个姓氏是黄姓。《尤溪黄氏志》记载:“先祖世清公于明嘉靖年间由德化开基迁徙尤溪二十五都台溪福廷坑高岑头筑庐而居。”黄氏后裔黄其炳官至知县,相传:黄其炳生于康熙乙卯十四年正月初十巳时,自其降生后,每晚在水尾的上空都会出现霞光,且隐约有斗角之声传来。其炳自幼好学,十九岁考中秀才,二十八岁补廪,直到三十一岁时科试中举,之后任广西宣化、永淳县令,斗角之声才渐渐远去。原来是村水尾农田中相距百米之远,有两只石牛为争夺一块田中央的“金印石”而奋力角斗,至第二天拂晓,两只石牛精疲力竭后才得归位,恢复平静。
生态护福
在福廷坑村,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是几片生态林、屋后林及一株老樟树。
福廷坑人注重森林的保护,认为森林可以涵养水源,给予子孙后代以源源不断的滋养,福廷坑人常在房前屋后及村前缺口处种植松柏杂木。
这些森林中,最美的当数岭兜水尾。
沿丁兜自然村左侧公路缓缓上坡,将进入村口时,有一右岔小路,通向山涧溪边,路上方被枝叶覆盖,遮挡住艳阳,逾进逾幽深。前进五六十米远,左有一小岔路,通往一座民房,右路则一百二十度角拐弯,一座无栏的石拱桥横跨小溪两岸。古柯参天、赫藤垂缠、怪石嶙峋、溪流淙淙、鸟虫争鸣,共同构成了这片原始林的韵律。
桥的另一端有一条水渠向丁兜方向延伸。骄阳从婆娑的枝叶间透进,碎银似的泼撒至谷底,波动的水面粼粼光芒折射到水渠边绿草、藤蔓上。山涧水塘潋滟水光闪耀着,在数枚碧绿野山芋阔叶荡漾掩映下,水中央竟是一块洁白光滑的椭圆形石头,似一个沐浴后丰韵娉婷抱枕而眠的尤物。于是拨开茅草、枯枝、荆棘,躬身穿过重重赫藤,艰难地下到溪谷河床。果然,一帧美妙画面跃入眼帘:古树、拱桥、石坝、流水、睡美人,配之以绿荫摇曳、苍枝傲穹、溪流潺涓、绢光灵动。
转身往外瞧,却呈现出另一幅精美图案:谷床鹅卵密布、两旁须根盘曲、坡岸怪树交错、高空万藤垂挂,辅之以野蕉舞动、芦苇轻颤强光背景,俨然是以“赫藤”为幕的“藤帘洞”。如果有可能的话,不妨模仿《西游记》里的水帘洞,在岭兜水尾石桥正中央也立一块石碣,石碣刻着:“赫藤坑福地,藤帘洞洞天。”
“玉成”其“福”
刚进入福廷坑,便能感受到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绿意盎然
绿色的洋面阡陌交错,田间有八九个老农正在挥锄弯腰辛勤劳作;弯弯的小溪缓缓而来,两岸长有丛丛婀娜芦苇、葱茏绿竹,偶有六七只白鹭乍起,呈“人”字形在空中绕村从容而翔;山脚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高矮不一、新古相间、风格迥异的民房三五成群、零星散布,或见炊烟袅袅,或闻雄鸡啼唱、黄鸭欢鸣……福廷坑的人、建筑、自然完全融为一体,完美地和谐共生。这个美丽、欢乐的家园,犹如一本厚重的书卷,在这书卷中最难以读懂的、又耐人寻味的是那些老宅、老屋、老炮楼和老山寨遗址,它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历史的变迁,见证和经历了福廷坑村所有的历史事件。
福廷坑村众多的古宅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最具有文化底蕴的是位于山吉自然村的“玉成堂”。
据《林氏族谱·廿一代谱》记载:梦岩公,字肇师,例捐正九品。公建玉成堂一座,坐甲兼寅,上下堂、书院、左右扶厝,匾悬“荣膺品职”。
“玉成堂”左右书院和一进厅堂仍保留着清朝时的建筑风格,顶上飞燕脊,挡溅墙里外侧面绘有各式图案,正面方框内留白底墨字诗词,右为宋代汪洙的《神童诗》,左为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折射出“玉成堂”主人对太平盛世、隐世自由、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一进厅堂面阔五间,明间后两侧门窗木板镂空雕刻着“福”“禄”两字。次间墙上贴有《捷报》:“恩授国子监元应南北闱乡,试期满仍赴州县左堂”。下埕外有围墙,围墙外有座二层老房横拦在正前方,堪比案几、案山。“案房”一层堆积杂物,二层共七间,用于私塾学堂,均透着耕读传家、追求“福”“禄”的浓厚气息。
“红路”谋福
福廷坑位于戴云山脉的西北,峰峦连绵起伏、坑沟峡谷蜿蜒曲折,交通十分不便。解放前,勤劳的福廷坑人民仅靠着双脚行走,靠着双肩挑扛,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向北经坑头、上宅、书京,或经桃坪、洋头、台溪到县城;向东经东山、安阳、长门,往永泰、福州;南经清溪,可通大田、德化,条条道路充满着艰辛困苦,数百年来,福廷坑人不知在这路上滴下多少汗水和泪水。
1931年6月28日,为了确保中央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毛泽东《给周以栗谭震林等的信》把尤溪列为红四军的筹款区域。1931年8月间,红四军的一个连在宋裕和同志的带领下,进入尤溪筹款。部队从坂面方向,经福廷坑村,驻扎在圆兜村的“积盛堂”,开展筹集粮款活动。福廷坑村的村民林生铨、余先齐等人积极带头捐献粮食。短短几天,百姓共捐粮食5000多公斤、大洋1.3万元,100多双草鞋。九十多年来,“积盛堂”的墙壁上仍完好地保留有内容丰富的红军宣传标语,如:“同志们不要怕 红军是救穷人的军队”等。这些标语,已深深地烙印在福廷坑村老百姓的心中,这是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是共产党一心为人民谋幸福的真切体现。
1934年春,红军第二次进驻福廷坑,驻扎在西吉书院,建立尤溪四区西吉乡苏维埃政府。
1934年7月,第三次途经福廷坑村的是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7月26日,红七军团经七官场、大头桥、凤山,抵达西吉村,部分驻扎在西吉书院。次日,红七军团继续踏上征程,经福廷坑、桃坪,往洋头、莒洋一带而去。
这条红军三次走过的路,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红军路”,这是一条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为民谋幸福之路,更是一条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康庄大路。
“种”“叶”兴福
如果要说福廷坑哪个地方最美,哪里最让人念念不忘,那我会说,这里的山最美,这里的田园最让人念念不忘。因为长期以来福廷坑人以山为美,靠山发展、生态发展,把每一个山头都谱写成动人的绿色音符,用智慧涂抹出那一片片茶林;福廷坑人以农为本,以田为基,低碳环保,农业产业升级发展,让每一丘都成为水稻种子、烟叶丰收的沃土,用辛勤汗水浇灌丰硕成果,形成了福廷坑种子、茶叶、烟叶三大农业致富产业。
福廷坑大规模种茶始于1979年。至2015年,全村茶园面积1300亩,年产量7.3万担,产值800万元。福廷坑所种植的茶树品种,从单一逐步向多样性转变,先后引进了福鼎大白、梅占、毛蟹、金萱、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瑞香、紫牡丹、黄玫瑰等优良品种。制茶技术不断提高,加工出的茶叶种类日渐丰富,由最初的绿茶,向青茶、红茶、白茶共存转变。
鸟瞰福廷坑,尽被茶山包围,在云雾缭绕之中,露出五个高低不齐的巅峰,似一只张开向上撑起的指掌,毕显绿之螺纹。登临福廷坑东南片的茶山之顶,遥望四周,低矮的茶树或长或短、或起或伏,似一个绿衣仙女,舞动轻纱,扭动腰肢,飘然向前伸展,渐渐消失在茶林深处。
与茶园相呼应的是福廷坑洋面的烟田,目之所及,一片片生机盎然,绿油油的烟叶长势喜人。福廷坑规模性种植烟叶始于1982年,烟农自种植烟叶以来,科学地掌握了烟草种植的生产技术,目前每年全村种烟400多亩,亩产经济效益5200元,年产量可达1000担,产值可达208万元以上,成为了福廷坑村三大脱贫致富项目之一。
福廷坑人科学利用耕地资源,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能使土地生产力不断恢复更新,而且能使土地永续利用,让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往年烟叶收成后,就种植下季传统水稻,经济效益不佳,每亩收成不足千元。近几年,福廷坑积极学习外地经验,与种子公司签订协议,大胆引进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一体化,大大提高了种植农户的收益。据统计,种子每公斤收购价格14元至20元不等,每亩保底收入3000元,是种植传统水稻收入的3倍以上,下半年400多亩的烟田制种收入可达到120万元,成为福廷坑农民致富的第三大农业产业。
福廷坑的“福”在哪里?通过追踪发现,“福”蕴含在福廷坑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草草木木之中;“福”隐藏在福廷坑的每一个翘檐、每一块石板、每一片砖瓦、每一幅字画、每一条道路之中;“福”显露在福廷坑的每一个节日、每一个民俗、每一块年糕、每一声鞭炮之中;“福”挂在福廷坑每个人的脸上,“福”彰显在福廷坑人的一言一行,“福”更存念于福廷坑人的心里……
展翅飞“蝠”、“赫”“黑”谐福、众“氏”成“府”、生态护福、“玉成”其福、“红路”谋福、“种”“叶”兴福等七道添叠构成福廷坑村巨大的红色之“福”——齐(七)天(添)洪(宏、红)福。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作者 刘友水)
新媒体编辑:邓怡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