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烟价格表 > 闽南绝品名烟“石马”(十大名烟最新排名)

闽南绝品名烟“石马”(十大名烟最新排名)

石马名烟

石码作为海丝遗产重要证据:石马名烟。

菸草【tobacco】菸,草名,别名淡巴菰,一曰菸草。产自吕宋,明时始入中国。……采叶干之,切为细丝,可制各种之菸。……字俗借“烟”。--《中华大字典》。石码为烟草输入中国第一站,从明万历开始种植烟草。

中国烟草博物馆历程馆内,陈列着一幅《康熙六旬万寿庆典图卷》的复制展品,该图由宫廷画家冷枚、徐玫、金昆等十余人共同创作,是为纪念康熙皇帝六十大寿(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而作。图卷中描绘了康熙帝从京城西郊畅春园回宫的情景:皇帝及诸妃在庞大的仪仗队护卫下,经由西直门回皇宫。图卷上,长街通道,结彩张灯;百戏列陈,千乐共奏;龙棚、经棚逶迤相衔;王公大臣耆老庶民夹道跪迎。场面隆重,蔚为壮观。在密密麻麻的市井人物、鳞次栉比的商家店铺和牌楼戏台中,赫然飘着六七幅“石马名烟”的招幌,还有两家“石马名烟”的店铺。由此可推想康熙年间天子脚下“石马名烟”商铺之盛。

石马是今福建漳州龙海市的一个镇,石马又为“石码”,今属该地区龙海市。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黎士弘在《仁恕堂笔记》中有载:“烟之名始于日本,传于漳州之石马”。石码非但是烟草最早传入地之一,而且该镇所产的烟丝以其品质优异,在明末清初就已名满天下,文献诗词中多有记载:《福建省烟草报》中有“清顺治七年(1650年)漳州石码、长泰烟商生产的乌厚烟能够供应数十万郑成功义军”。清雍正年间进士、浙江人汪师韩在其《金丝录》中所咏烟的律诗四首中有云“龙烟石马外诸余,于囊于凝聚物殊”。清嘉庆、道光年间人诸联在其《烟草歌》中有云“漳泉马氏更传名,辟瘴消寒最有灵。石马余糖分次第,金丝辣麝记分明。”。清光绪年间,龙海县专营烟丝的店、摊近300家,出现了“卖烟之家倍多于米铺”的景象。光绪二十二年间(1896年)石码烟试销东南亚成功,短短几年间,便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井里汶、梭罗、三宝垅、直葛等东南亚地区。

在明末以至清代,石码一直是闻名全国的烟丝产地。清代倪朱谟在《本草汇言》中说:“烟草……闽中石马镇产者最佳。”光绪年间的《杭州府志》也记载着“:(烟)本产于闽,以石马为最。”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写到:“福建漳州有石马烟,色黑,又名黑老虎,系油炒而成,性最猛烈。”这种黑色的烟丝又叫“厚烟”,分为乌厚烟、麟烟及赤厚烟三类,其中乌厚烟历史最久,呈黑褐色,使用中等级以下烟叶,添加花生油或芝麻油炒成。烟丝比条丝烟粗,颜色较浓,为一般大众所接受。

清初顺治、康熙年间,沿海两次大迁界,漳州石码、海澄一带部分民众向北迁移至江西广丰县,在当地繁衍生息,并一直习惯于讲闽南话。先民们带去了烟草种植和烟丝加工技术,并很快形成中国又一烟丝著名品牌广丰“紫老烟”,为了不忘本,同时也借助石码烟的名气,他们在包装上打上了“石马紫老”的牌号。“紫老烟”在清代中叶远销海外。“石马紫老”的牌号一直沿用到20世纪 90年代,国际烟商只要看到烟叶包装上盖有“石马紫老”的大印,就会放松检验或免于检验。

清初,郑成功军队远征台湾时,石码、长泰等地以当地所产的乌厚烟供应军队,成为中国大陆最早销往台湾的成品烟。道光初年,石码人刘锡我在乌厚烟基础上,采用上等烟叶,创出麟烟牌号,以麒麟为商标,产品除销当地外,还积极输出台湾。

石码还产金丝烟,与乌厚烟同样采用各地优质烟叶,远销海内外,故民间有“石马金丝烟,海澄双糕润(著名小吃)”之美谈。光绪年间,仅石码镇就有烟庄20余家。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石码烟丝试销东南亚获得成功,短短几年之内,便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巴城、井里汶、梭罗、三宝垅、直葛等东南亚地区。

然令人遗憾的是,《康熙六旬万寿庆图典卷》原稿已佚,目前所见乃系嘉庆年间绘本,但没作任何更改,所绘街景能真实再现康熙60大寿前一天京师风貌。图卷中“石马名烟”的店幌将是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烟草店铺招牌图样。画中有“石马史烟”或“石马名”字样的店幌招牌,虽字小如蚁,须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但实实在在是“石马名烟”无疑。图中所展现的仅为当时京城西北边一隅的街景,由此可以推想当年天子脚下的“石马名烟”商铺之多、之盛。

如果您觉得有趣,那么点赞与关注

就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 END —

2021.3.12

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