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非烟草产品(电子烟烟草味太难抽了)
11月2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公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刘辉国教授第一时间关注了这条新闻,他特别注意到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规定。
在第一时间看到这条消息的还有刘辉国的同事——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汪明欢副教授。汪明欢曾参与“中国吸烟流行趋势及对慢性病的影响:2003年至2013年的连续国家横断面调查”的大型研究,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保持着持续关注。
光谷世界城步行街分布着18家电子烟专卖店。记者田巧萍 摄
电子烟管理结束空窗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1997年出台至今先后做过三次修订。
第一次修订是根据2013年《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是根据2016年《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是根据2021年11月1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
第三次修订共修订了10余处。其中,第六十五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是新增加的内容,也是最受关注的内容。
我国对电子烟的第一次监管是在2019年。这一年“双十一”前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敦促电子烟企业关闭网络销售平台,并停止一切网上营销行为,各网络平台不再销售电子烟。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与传统卷烟等同管理,结束了电子烟监管的空窗期。
现场探访
年轻人的“潮”消费
位于鲁巷的光谷世界城步行街,是周边高校年轻人周末购物休闲的重要去处。11月20日和11月27日,两个星期六,长江日报记者专门到光谷世界城步行街探访。
1300余米长的步行街,魔笛、悦刻、柚子等14个品牌的电子烟开了18家专卖店,每家专卖店都设有体验区。记者观察发现,这两天进电子烟专卖店的都是穿着时尚、面庞年轻的人,基本上看不到30岁以上的人。
周末,一些学生到电子烟专卖店体验电子烟。记者田巧萍 摄
大一下学期,小刘倍感学业压力,朋友把他带到这里的一家电子烟专卖店。半年来,小刘已经完全习惯了电子烟,有固定的口味、商家,并且会关注品牌积分活动。
小刘解释,虽然一支烟杆可以用不同的烟弹替换使用,但是看到其他品牌出了好看的配色、新奇的口味仍然忍不住购买,这已经成为他生活负担之一。今年大二的他,会用每月固定生活费的1/5来购买电子烟新产品,数额大概是300元。
与小刘从尝试到喜爱的过程不同,小李抽电子烟的出发点是“戒烟”。
小李主观上认为,抽电子烟不易成瘾,更易控制,更难对其产生依赖性。当记者问“对电子烟实际成分、具体危害有何了解”时,他完全回答不上来。
换弹式电子烟占电子烟消费的74%。艾瑞咨询对换弹式电子烟消费人群的调查显示,18至25岁青少年占11%、26至35岁的占59%,36至45岁的占30%。
尽管标示了购买时要出示身份证,但记者探访时店家没有要求购买者出示身份证。实习生赵心瑜 摄
世界卫生组织:电子烟有害
“电子烟发明的初衷是想做成一个戒烟的产品,帮助那些长期吸烟,烟瘾比较大的人。但是现在的电子烟走入另外一个极端。”刘辉国教授说。
现在临床上还没有反映出来吸食电子烟的副作用,刘辉国解释:这是因为电子烟兴起和流行的时间还只有几年,一些危害要像吸烟导致慢阻肺那样需要一定的时间累积,而且目前对电子烟的研究还很少。
今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1年世卫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明确电子烟有害。证据是:电子烟在使用过程中所生成的气溶胶通常含有乙二醇、醛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金属等已知有毒物质。
报告还显示,使用电子烟会影响心率和血压,对心血管和肺部器官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风险。
有的电子烟店标明是雾化器。记者田巧萍 摄
临床专家:严管青少年消费电子烟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初尝电子烟的年轻人认为:“尝尝无所谓,反正无害。”
汪明欢教授从2016年开始研究吸烟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带给汪明欢“三个震撼”:一是我国烟民不主动戒烟,戒烟率很低;二是青少年吸烟的危害性比成年人吸烟更大,动物研究发现烟草中的尼古丁对未成年老鼠的认知损害非常明显,从青少年开始吸烟,成年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明显增加;三是我国绝大部分烟民的吸烟起始年龄在24岁以前。
电子烟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这是一种成瘾物质。汪明欢查到的一份文献显示,使用电子烟的青少年将来成为卷烟消费者的风险,是不吸食电子烟青少年的2.21倍。这让我国控烟变得更加困难。
汪明欢认为,我国现在的绝大部分烟民初始吸烟年龄在24岁以前,这提示如果能把这个高峰抑制住,那么我国的整体吸烟率就会下降。但现如今,这个群体最容易受到电子烟的诱惑。
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纳入卷烟管理正当其时。刘辉国、汪明欢两位专家都希望对青少年消费电子烟的管控,应该更严一些。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实习生赵心瑜 通讯员田娟 记者田巧萍
来源: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