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烟价格表 > 千佛山普照光辉(散文)(千佛山佛光普照)

千佛山普照光辉(散文)(千佛山佛光普照)

千佛山佛光普照

文/王真光

千佛山是泰山余脉,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南部山区,海拔285米,隋开皇年间(581年-600年),佛教盛行时,依山势雕刻了数千佛像而得名。

在千佛山的半山腰峭壁上,建有一组建筑群,即“兴国禅寺”,始建于隋开皇年间,时称“千佛寺”,唐贞观年间扩建,改称“兴国禅寺”。自元代起,每年“三月三”和“九九”重阳节均在此有庙会。据明成化七年(1471年)石志记载,该寺曾遭兵火破坏,成化四年(1468年),德王府内官苏贤游览千佛山,看到当时情景,不胜慨叹,于是捐资建佛殿、僧房、厨房、粮仓等。在殿内塑释迦牟尼、大悲观音、地藏王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

重建后,遂成为香火胜地。清嘉庆、咸丰年间(1796一1860年)再次翻修扩建成现存格局和规模。

兴国禅寺是千佛山的主体建筑,禅寺深邃幽静,殿宇雄伟壮观,整座寺庙迤逦山腰,古朴庄严。共有七座殿堂,分四个院落,整个寺院殿宇亭廊错落有致,苍松翠柏储绿泄润,大有深山古刹之妙趣。

千佛山兴国寺这四个禅院习称“东庙”和“西寺”。东庙原是一个佛、道、儒各教混杂的院落,现为兴国禅寺的禅院。西寺是兴国禅寺主要部分,从西盘路拾级而上,经过古木掩荫的唐槐亭、齐烟九点坊,穿过“云径禅关”坊,迎面就是兴国禅寺的寺门。寺门朝西,上额有黑色大理石雕刻的“兴国禅寺”四个金色大字,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的手笔。大门内两侧有石刻对联,上联是:“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下联是;“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为清末秀才杨兆庆书丹。门内有钟鼓二楼,寺内有千佛崖,在石壁上镌刻隋代佛像多尊,是隋开皇七年至二十年(587-600年)刘茂景所凿,另有部分凿于唐贞观年间。自西向东依次有“齐烟九点”牌坊,由历城知县叶圭书(清道光年间)建造。坊前匾为叶圭书所题,后匾"仰观俯察"是从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中集字而成,“云径禅关”牌坊始建于清乾隆初年(1736年),坊前匾为现代书法家黄立孙所题,后匾的“峰回路转”是原山东博物馆馆长姜守迁所题。

山崖由西向东依次有龙泉洞、极乐洞、洞天福地石坊、对华亭。院内有弥勒殿、观音殿、达摩殿、玉佛殿及禅堂。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和多尊罗汉。

兴国禅寺佛门圣境,放射着天上之光,宣示慈悲为怀。石刻的那幅对联,“幕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意思是说,人世间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会被寺院早晨的钟声和晚上的鼓声所惊醒,抛弃名利欲望,而在人海中苦苦追寻的人也会被惊声佛号唤回来。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清心寡欲,去恶留善,守住人生底线乃真理也。

兴国禅寺历经两千年的时光,依然在洗涤人们的心灵。

作者简介:

王真光,笔名司马丹。(1925-)曾在铁路部门工作。1946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记忆中的故事》《铁道上的暗礁》《降龙的人们》《横渡印度洋回国记》等。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中国铁路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理事,济南铁路文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简历及有关创作辞条,分别被收入《中国文学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及《中国作家大辞典》。

今日作家”微信公众号ID:jinrizuoji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