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烟价格表 > 抽烟不是寂寞,是挥霍钱财(抽烟不是寂寞,是挥霍钱财的句子)

抽烟不是寂寞,是挥霍钱财(抽烟不是寂寞,是挥霍钱财的句子)

文/食堂

烟斗仕女图

01

这不是段子

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赚一亿要多长时间?一个普通人需要2000年的时间(小九差点,估计要整个中国历史这么长,5000年);
梅西需要40天;
小米需要三天;
可口可乐需要20小时;
阿里巴巴需要9个小时;
中国工商银行需要2.8小时,
苹果公司需要2小时;
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只要1小时……
而中国烟草只要43分钟。

比段子更神奇的是,这个段子并不是段子,而是真实的。

是的,你没看错,中国烟草赚一个亿只需要43分钟!

据统计,截至2019年中国大概有3.5亿烟民,实际种植烟草1331万亩,烟叶产量215.34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一半,比美国、巴西、津巴布韦等烟草产区加起来还多。

中国烟草行业工商全年税利总额为12056亿元,上缴财政总额为11770亿元,平均算下来一天纳税约为32亿元,一小时纳税5亿多元。

就是这么能烧钱!

所以,你抽的不是烟,也不是寂寞,而是钱!

如此庞大利润的背后,证明的一个事实是中国是一个吞云吐雾的国家,是第一烟草大国。
时至今日,吸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生活习惯,到哪都能看到烟民。

现在问题来了,这烟,中国人抽了多久了呢?

02
舶来品

其实中国之前是没有烟的,目前传统看法认为,烟草产自美洲,是新航路开辟之后在全世界流传开来。

烟草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
历史上,烟草最早文献记载是明代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

“此物(烟草)自古未闻也,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皆种植之矣。”

比张景岳稍晚些的方以智所著的《物理小识》则记载:

“淡把姑烟草,万历末携至漳泉者,马氏造之曰淡肉果,渐传至九边。”

而后姚旅《露书》中写道:

“吕宋国出一草,曰淡巴菰,一名曰醺。用火烧一头,以一头向口,烟气从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且可避瘴气。有人携漳州种之,今反多于吕宋,载入其国售之。”

以上文献资料表明,烟草是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从吕宋(即菲律宾)首先被引植到福建、广东,然后传播到太湖流域和长江流域。

当时明朝并不叫烟,而是叫“淡把姑”,其实就是烟草英文“tobacco”的音译词,后来据说受日本人影响,改称为烟。

1980年,考古学家在广西合浦县发现了一个明朝嘉靖年间的遗址,出土了三件平民百姓所用的瓷烟斗。

这个出土文物表明,中国在正德至嘉靖年间(16世纪二十年代),广西等沿海一带百姓已经开始吸烟。

中国人差不多吸了500年的烟!

03
烟民大军

当烟草进入中国后,普及的速度非常快,逐渐被中国百姓所接受,无数烟民突然暴增,吸烟逐渐成为社会风气,有“烟酒不分家”一说。

明末著名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道:

“余少时不知烟草为何物,十年之内,老壮童稚、妇女、女子,无不吃烟,大街小巷尽摆烟桌,此妖草也。”

康熙年间的学者阮葵生在《茶余客话》中写道:

“烟草一名相思草,初出吕宋,明季始入中国,近日则无人不用。虽青闺稚女,金管锦囊与镜奁牙尺并重矣。”

同一时期,另一个学者刘廷玑在《在园杂志》写道:

“今则遍天下皆有矣……黄童白叟,闺帷妇女,无不吸之,十居七八,且时刻不能离。”

明清吸烟之盛由此可见一斑,不分男女老少统统都是烟民,都在吸烟。

清朝百姓抽烟

其实,开始的时候只是烟民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而后逐渐向江南地区渗透。

随着明朝末年,明朝与后金战争爆发,烟重灾区的南方军队调入北方作战,将烟带入北方军中。

长期坚守兵营士兵不能喝酒解闷,只能靠吸烟排遣寂寞。

南方兄弟一带来这好东西,吸烟之风迅速在军中扩张开来,并逐渐风靡全国。

就连后金国内也开始吸烟,烟比当时明金所有武器都更锋利,让两国军民无可抗拒。

04
烟是个什么玩意儿

最早的时候,当时人对烟草认知是很迷信很荒谬的。
《露书》记载烟草“能令人醉,亦避瘴气,捣汁可毒头虱子”,用烟驱蚊虫,这操作直呼高手。

当时人还相信烟草可以治寒疾,原理估计跟吃火锅差不多,不知道边吃火锅边抽烟,效果会不会更好。
更离谱的是,明末姚可成编写的《食物本草》记载:

“凡食烟,饥能使饱,饱能使饥,醒能使醉,醉能使醒,一切抑郁愁闷,俱可藉以消遣,故亦名忘忧草。”

这个就更厉害了,现在的资深烟民顶多来句“饭后一根烟,快活似神仙”,也不带这么说的,也没有见过他们不吃饭的。

随着,烟草的传播越来越广,当时人对烟草认知也逐渐科学起来,别整得这么玄乎,什么治病当饱忘忧草,都扯淡,这东西就是毒。

张璐《本经逢原》:“岂知毒草之气,熏灼脏腑,游行经络,能无壮火散之气虑乎?”

吴澄《不居集·烟论》:“无病之人频频熏灼,津涸液枯,暗损天年”、“虚损之人,最宜戒此。”

吴仪洛《本草从新》:“最烁肺阴,今人患喉风咽痛、嗽血失音之症甚多,未必不由嗜烟所致。”、“火气熏灼,耗血损年,卫生者宜远之。”

一些名医和有识之士纷纷指出吸烟有害健康,应该提早戒烟。

这个道理,现在人谁都懂,但大多数烟民还是忍不住来一口,当时更是如此。
虽然这么多人提醒,一样没挡住吸烟成为风尚。

05
发财烟

吸烟的人一多起来,烟草逐渐成为一种产业,成为一个暴利行业。

没办法,消费人群越大,利润越大,哪怕是一张纸,一亿人、几亿人要消费,也是巨利,对于刚刚兴起的烟草来说更是如此。

于是,烟草成为当时最俏皮的商品,很多卖烟的人“不数年,积资巨万”,通过卖烟轻轻松松发家致富。

在清朝嘉庆年间,仅山东济宁地区,就有6家烟丝手工作坊,雇佣400多人进行烟草种植、生产和销售,每年获利200万两白银。

甚至,当时还有商人将烟草卖给蒙古人、俄罗斯人,尤其是蒙古人,根本没见过烟草,不知道价格,于是经常被宰,一斤烟就能换一匹马。

到了清朝,商人们更是通过烟草向俄罗斯人获取暴利。

《龙沙记略》记载:“边卒携一缣值三四斤者易二马,烟草三四斤易一牛。”

好家伙,做生意都做到国外去了。

丰厚的利润,广大的消费市场,就促使烟草商业不断发展。

烟草行业一发展,种植烟草的人也就越来越多,烟草最早只在浙江、福建、广西等沿海地区种植。

随着烟民的增加,烟草开始成为农民们重要经济作物,甚至是第一经济作物。

烟草种植先从沿海推广到江南地区了,之后川陕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也开始大面积的种植。

全国各地,甚至出现与其他农作物争地的情形。“八邑膏腴田田土,种烟十居三四”、“烟草之植耗地十之六七。”现象比比皆是。

清代著名学者方苞给乾隆的折子上曾经描述:

“以臣之所目见,江南、山东、直隶上腴之地,无不种烟,而耳闻于他省亦如之。”

明清时期,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山东、陕西、关东等地都广泛种植烟草,并形成著名产烟区,福建的闽烟、湖南的衡烟、浙江的杭烟、西北地区的黄花烟都成为当时著名烟种。

没办法,种烟所获得的利益是种水稻、小麦的两三倍,甚至更多(“一亩之收,可以抵田十亩”)。

农民们也不傻,当然是哪个钱多,种哪个了。

06
朝廷要禁烟

请永远记住,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粮食生产永远都是第一产业。

烟草种植利润再高昂,可是一旦当地遇到重大天灾,如旱灾、水灾,立即就会因为缺粮陷入饥荒。

毕竟烟这玩意儿不能当饭吃不是。

加上烟草种植又要占据肥沃的土地,因此烟草种植面积越大,粮食种植面积越小,烟草种植越广泛,粮食种植受损越严重。

普通农民没有宏观意识,朝廷可不行,人人都去种烟草,大家都得喝西北风。

因此烟草一普及,就有很多有识之士号召抵抗烟草,比如前面提到的《陶庵梦忆》作者张岱,就直言烟草是妖草。

崇祯画像

事实上,明朝崇祯皇帝就两次下令禁烟,第一次是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朝崇德四年),崇祯正式下诏禁烟,违者处死。

当时有进京参加会试的举人的仆人,因为违反此禁令被查获后处以死刑。

崇祯皇帝以为砍头就能禁烟成功,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种植烟草的利润太高了,犯禁的人不可计数,崇祯皇帝的禁烟令几乎成为一纸空文。

正好当时,朝廷财力困难,军饷发放不及时,驻守辽东的洪承畴等人上书朝廷,请求放开烟禁以增加收入。

崇祯皇帝一看,禁等于白禁,一点效果都没有不说,自己还没有了收益,这傻事谁干?
最后崇祯皇帝不得不向现实妥协,解除禁令,允许民间种植和贩运烟草。

大明朝廷开始默认烟草合法,并开始正式对烟草种植贩卖收税,这一收,中国历代政府收了400年时间。

有意思的是,崇祯皇帝下诏禁烟的同年,清太宗皇太极也下令禁烟:

“不许栽种,不许吃卖”,违反者“枷号八日、罚银九两”。

不过皇太极禁烟是“禁下不禁上”,底层百姓不能抽,上层贵族无所谓。

皇太极理由冠冕堂皇,毫不避讳,你丫一平民,衣服都穿不起,还抽什么烟,不要钱的?

“诸王公贝勒虽用,小民岂可效之。或有穷乏之家,无衣可穿,犹买烟自用,故禁之耳”。

清朝官员抽烟

这样的禁烟令效果可想而知,于是皇太极和崇祯皇帝一样,不得不开禁。

其实有机会的话他们两人倒是可以开个禁烟探讨会。

清朝入关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等皇帝先后下令禁烟。

比如康熙就十分厌恶抽烟,他曾说过:“朕厌恶吃烟者。每见诸臣私在巡抚帐房中吃烟,真可厌恶。”

雍正皇帝曾下谕旨说:“烟草一种,于生人日用,毫无裨益,而种植必择肥饶善地,尤如妨农之甚者也。”

嘉庆皇帝也曾下旨称:“种烟地亩,改种五谷,违者军民拔弃,犯者治罪。”

嘉庆十年(1805年),清朝更是下达了禁烟檄文——《大荒公禁栽烟约》,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种植烟草。

07
朝廷要赚钱

可惜,这些禁烟措施也通通失效。更搞的是清朝统治者虽然下令禁烟,却又推动了吸烟在社会上的流行。

以康熙皇帝为例,他厌恶“吃烟”,但喜欢鼻烟和鼻烟壶,经常将鼻烟壶用做赏赐给大臣,或许在他看来,鼻烟不用火、不冒烟,与抽烟不是一回事。

从此鼻烟壶成为清朝贵族最喜欢的玩物,此后像乾隆皇帝也继承了康熙皇帝的好传统,也是鼻烟壶疯狂爱好者。

清朝鼻烟壶

上有所好,下必盛焉,康熙和乾隆皇帝无意中极大推进了中国鼻烟壶艺术的发展进步,更推动了社会吸烟风尚的流行。

这样一来,清朝禁烟政策实际也成为一纸空文,清朝皇帝后来一想,烟民惹不起,自己干嘛有钱不赚?

于是清朝康熙年间就开始大力征收烟税。

从此,烟草税成为清朝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甚至美其名曰“寓禁于征”。

其实吧,“禁”是没有做到,但是“征”却贯彻得相当彻底。

于是,烟民抽烟,朝廷收税,各取所需,其乐融融。

于是,岁月变迁,吸烟不改,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一烟草大国,中国烟草成为缴税大户。

只是这究竟是荣誉,还是问题?

吸烟有害健康,每个人都明白,每个生产厂家都知道,每包香烟上都写得很清楚。

那究竟什么时候可以让吸烟不再危害我们的健康呢?

得,在小九搞清这个问题之前来根烟压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