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青山不松弛——竹韵诗篇(青山不放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
——诗说竹韵
文/马山前
竹子,又名竹,品种繁多,有楠竹、箭竹、箬竹、淡竹等250余种,大都生长在我国江南一带。竹子是多年生禾本科植物,茎为木质,竹秆挺拔,四季常青,傲霜凌雪,倍受人们喜欢。竹与梅、兰、菊并称花中四君子,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秋分时节,微风习习,细雨绵绵,迈步竹林,碧波荡漾,青翠欲滴,一种幽静,一种淡雅,一种清香,扑面而来,不由我穿行在李白的诗行里,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辞君问天姥,拂石卧秋霜。
竹子与人,相依相存,密不可分。竹的青绿,竹的滴翠,竹的清新和高贵,彰显了它本身的俊美,又给人们生活增添色彩。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士俗不可医。读下面这些精美诗句,能感悟到先生之言的纯真。“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荷气竹风宜永日,花光楼影倒晴天。”(曾国藩)如果说上述竹语,是对田园村舍的精彩描摹,那么唐代李欣的《望秦川》,则是对关中景物的绝妙书写。“秦川朝望迴,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细读全诗,竹影明丽,情景交融,让人陶醉。
古代能用诗画描写竹子品格的,唯有苏轼和郑燮。郑燮即郑板桥,江苏兴化人,在山东做过县令,清代书画文学家,以画竹写竹著名。我读过他两首诗,一首《竹石》,一首《新竹》。《竹石》是题画诗,最有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说竹子扎根大地,不惧风雨,坚挺耸立,直面一切,有坚劲不折的抗争精神。《新竹》为“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道出青出于蓝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哲学思想。苏轼才华出众,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他对竹子情有独钟,在《于潜僧绿筠轩》《惠崇江晚景》及《竹石图》中,高度赞扬竹子矢志不渝,坚贞不屈,百折不回,生机勃发的高尚品质。
竹子常青不衰,有感物喻志风范。自强不息,顶天立地,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壑壑,都能坚韧不拔,逆境成长,不畏寂寞凄凉,饱受抽打折磨,始终清峻不阿,保持高风亮节,成为有识之士借以言志的象征。“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天地不相依。”刘禹锡的《庭竹》,诗句虽短,诗意甚浓,表面写竹子直节挺拔的相貌,实则暗喻清高自立的君子之风。南唐后主李煜不甘心被俘为奴,以“凭阑半日独无语,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的铮言,抒发他对丧权失国的切腹之痛。贾府的薛宝钗不满意屈居现状,她以《雪竹》言志:“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表达不想平庸,欲上青云,变仆为主,彻底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
竹子还有食用药用价值,李时珍《本草纲目》讲得很清楚,就不再赘述。我想说的是,不论从优化环境角度讲,还是从净化灵魂角度说,能爱竹种竹,能学竹颂竹,都是崇尚的,有品位的,值得效仿和尊重,愿我们像竹子那样,恬恬静静,携携依依,纯纯粹粹,堂堂正正,作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2022年10月8日于咸阳
作者简介
马山前,1947年生,陕西扶风人,20年军队生活,20年地方工作。咸阳市司法局干部,陕西杂文协会副秘书长,三进大学读书,专事杂文评论,已刊发文字100多万,出版文集《走出历史怪圈》《挺起担当脊梁》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