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 社会 成长 母亲 性
不久前闭幕的89届奥斯卡中,《海边的曼彻斯特》拿下了最佳原创剧本。
但在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单里,一直躺着一部不温不火的独立电影。
这部默默无闻的电影,绝对是一部不输于《海边的曼彻斯特》的上乘佳作。
二十世纪女人
20th Century Women
豆瓣评分8.0,烂番茄新鲜度达到89%。
满分的剧本,饱满的人物塑造让这部作品收获了很好的口碑。
出色的剧本是打造一部高质量影片的关键。
导演迈克·米尔斯就是一个对剧本要求十分苛刻的人。
具有良好编剧功底的迈克,操刀了自己的大部分剧情类电影,他也是秉承着这个原则在业界名声大噪。
2010年的《初学者》就是迈克自编自导的半自传电影。
不仅获得了各类国际奖项的最佳原创剧本提名,还捧出了84届奥斯卡的最佳男配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
而这部作品也是继《初学者》后,他首部以女性视角表达爱与成长的独立电影。
主演安妮特·贝宁。
她是各类国际奖项中最佳女主、女配的常客,在奥斯卡欠谁谁一座小金人的行列里肯定有她的一席之位。
从1991年开始入围奥斯卡,女主女配提名了4次,其他各类国际奖项提名过11次。
片如其名,电影以儿子“我”的叙事体,讲述了年龄在55岁、24岁、17岁的三位女性。
展现了生活在二十世纪里,中年、青年以及未成年女性的三种形象。
但影片绝不仅仅讲了三个女人的故事,除此之外,还将儿子与男租客圈在女性视角内来平衡影片观念。
在2小时的电影中,想把五个人物表述清楚,并进行很好的关联与嫁接并非易事。
但这部电影完成度极高,每个形象都很饱满,单独把任何一个人拉出来,都能再拍成一部自传体佳作。
55岁的母亲多萝西娅出生于1924年。
是个经历过二战,第一批进入职场的独立女性。
从单身到结婚到生子再到离婚,对待事情始终保持着独有的个性和独到的见解。
抽烟只抽沙龙烟,因为比较健康;穿勃肯鞋,因为时下最流行。
在教育儿子时,老师说孩子不能旷课还编理由,她替儿子反驳为什么不能,如果他有正当理由旷课的话,于是她帮儿子请了各种假。
看了孩子模仿自己签名欺骗老师的时候,兴奋的赞赏孩子太聪明了,怎么模仿的这么像。
但也教育孩子永远不要伪造他人签名背着他们做任何事。
凭借自己跨世纪的经历与阅历,说出的话似乎都蕴藏着无数的哲理。
告诉孩子心碎是了解这个世界绝佳的方式;
在儿子问她关于是否快乐的问题时,她回答:
成天想着是不是快乐是通往抑郁的捷径。
她有开放平等的意识,独到的观点,但又对某些事情持有保守的态度。
比如:
无法理解孩子喜欢的朋克音乐,也接受不了孩子因为随大流就做一些有生命危险的游戏。
这也让她意识到,教育孩子不仅需要自己,还需要其他人的教导。
加入到这场教育儿子大军的还有24岁的艾比,17岁的朱莉。
对于教育青春期孩子的问题,自然离不开一个成长的话题:
性。
艾比是一个有自己艺术追求的个性女人,喜欢把自己一天中接触的一切都用照相的方式记录下来。
由于母亲当年在流产后服用过药物而导致她患上癌症,她无法在这件事后跟母亲好好相处,本质里也是一名叛逆少女。
她带着多萝西娅儿子玩朋克,推荐他看女权主义书籍,教他在夜店泡比自己年龄大的姐姐。
但也因此会与多萝西娅发生一些争执。
比如:
在饭桌的时候谈及到自己来了月经,而多萝西娅认为这件事是不能当众说的。
艾比非但没有停止对月经的讨论。
还认为这并不是一个要藏起来的事情,如果你想和一个女性做不可描述的事情时,就必须要接受她来月经的这个事实。
于是她教所有人把这句话坦诚,放松的念出来。
在多萝西娅质疑她为什么要教儿子树立女权意识时,她回答了解女性高潮,可以帮助他更好的成为一名男人。
比起多萝西娅的教育方式,她是在更多的地方与她儿子达成共识,甚至引领着他的人生观。
而性教育不光存在艾比这里,与多萝西娅儿子年龄相仿的朱莉对这件事更有发言权。
朱莉的母亲是一名心理医生,本身乖乖女的她却在母亲再婚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是当时大环境下表现最明显的潮儿,是沉醉于朋克摇滚与药物泛滥的迷茫一代。
喜欢抽烟,喜欢像男孩一样酷,教多萝西娅儿子抽烟,像混混那样走路。
她对性与爱分的很开。
可以不需要理由跟不同男孩发生关系,但绝对不能和多萝西娅儿子上床。
可以天天从窗户爬进多萝西娅儿子的房间与他睡觉,但绝对不做爱。
因为她坚信,朋友上完床就做不了朋友。
对她来说:
性的体验并不是高潮,而是感受与不同人发生交集的感觉。
闻起来也好,摸起来也罢,只有做了才知道。
除了三位女主人公还有男修车工威廉。
他是男性的典型代表,可以和任何女人发生关系,绝对走肾不走心。
可以亲吻多萝西娅不需要任何理由,可以单纯的和艾比当炮友。
但当这些人聚集到一起时,碰撞出的问题就十分尖锐,虽说大家是从教育多萝西娅孩子的角度出发,但根本目的则是让自己的价值观获得认同。
多萝西娅虽然有着开明的见解,但性与爱同在的保守观念让她与时代格格不入。
而有过于先进意识的其他人却因为自己不同的背景遭遇有着不同程度的困扰。
影片最后一幕,母亲与儿子和解在一个不大的汽车旅馆。
母亲试着去了解儿子喜欢的音乐,邀请儿子一起共舞,在儿子想要染发的时候,亲自给他洗头。
一切从平平淡淡开始,一切又平平淡淡的回到了最初。
所有人都给了未来一个交代,一起走过了二十世纪的尾声。
这和之前婊姐推荐过的一部《成长边缘》有异曲同工之处。
不过《成长边缘》的故事架构,更加直白单一的表现了青春期孩子的成长。
更多的是以自我救赎的方式完成了从孩童到青年的蜕变。
而这部电影,则偏向了外部力量对孩子的影响。
去表现母子二人从水火不容到冰释前嫌的成长过程,并将这一转变笼罩在了二十世纪这个大环境大背景之下。
但我又不想单纯的把它归纳到“成长”这一个单一的话题,因为你从中又会看到一个时代对人们的改变。
这种改变既不悲哀,也不高尚。
我们无需感慨旧时代的单纯,更不用赞叹当下时代的发展。
因为无论从哪个时代走到哪个时代,都是属于每个人最好的黄金时代。
你也无需去改变谁的思想,左右谁的价值观。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氛围中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而影片表现这一主题的方法:
并不是刻意制造困难与矛盾冲突,而是从人物本身出发,永远用人物去牵动剧情,而非被剧情带着走。
永远将创作基于生活这一条准则之上,你觉得你看的是虚构的电影世界,但又发现这或许就是你经历着的人生。
平实的镜头语言,让你看起来每个人的状态都若无其事,但你永远不知道在每一张面孔下究竟还存在着多少故事。
世界很大,夏天很长。
人生就是如此复杂而有趣。